在“慈善之城”南通,主城崇川区致力“一蔬一粥”,恒念“崇善成川”,“人人可慈善、慈善为人人”的现代慈善新局初成。
一个持续红火8年的蔬菜自助餐厅,一家6年为近40万60岁以上老人提供免费早餐的粥铺,一间坚持8年开设于虹桥新村的壹元理发室……近日,记者走访崇川区3家公益平台(个人),挖掘凡人善举,走进暖心故事。
108人众筹“南通蔬院”
“来蔬院喫饭也是做公益!”12日中午,崇川区北濠桥南首街角,“南通蔬院”餐馆又迎来了客流高峰,蔬院志愿者不时提醒:“夹菜时请戴好口罩,碗筷在前台自取。”
在几乎每月都有餐馆开闭的崇川,这家纯公益的素食馆,迄今开业8年,依然红火。“蔬院资金全部来自众筹,所有利润剔除日常开支,均用于公益。”蔬院负责人介绍,“公益素食馆的概念并非首创。2015年,我和同学一起前往浙江海宁,考察南关厢素食馆后,高度认同商业为公益造血理念,想在南通延续。”
2015年11月,南通报业传媒集团汪晖等108名爱心人士,每人认筹1万元,合计108万元,作为蔬院启动资金。汪晖介绍:“我们坚持不退股、不分红。旨在将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善行善举,转化为全社会的价值认同。”次年1月1日,南通蔬院开业后,凭借公益模式、健康素食,迅速爆红。开张易,守业难。受疫情影响,南通蔬院几度濒临倒闭,但是爱心“股东”不同意、义工志愿者也不同意。在最艰难的时候,又有一些股东自掏腰包,维持蔬院运营。
蔬院的魅力,在于义工服务模式创新。2018年,蔬院部分股东成立崇善义工社,介入蔬院管理,同时,将蔬院利润投入崇善义工社的慈善项目,形成“义工社助力蔬院,蔬院反哺义工社”的良性循环。
从2016年起,南通蔬院持续参与助推青海省海东市循化县尕楞乡洛哇村等地学前教育的普及。在蔬院部分股东的推动以及社会爱心人士的支持下,已有200余万元善款投入到帮扶当地幼童入园的项目中去,3所幼儿园建成。8年来,南通蔬院和崇善义工社协助救助南通本地困难人群3119人次,西部地区1286人次,累计捐款物价值267.98万元。蔬院爱心股东增至139人。
一个老兵坚守“爱心粥铺”
每天早晨六点半,在人民西路61号的爱心粥铺,都会有60多位60岁以上老人免费享用早餐,转退老兵、下岗职工等各类社会群体,皆可入席。从2018年设立首家店铺至今,爱心粥铺累计服务老人近40万人次,店铺扩至6家。
谈及开设爱心粥铺的初衷,退役军人张志光表示,南通进入深度老龄化,许多老兵因用早餐不便,甚至干脆不吃。他出资18万元,成立爱心粥基金,发展爱心粥店事业。
1978年,在部队大院长大的张志光入伍,但不到3年,他被确诊血管瘤,只能回家休养,其后被安排到南通邮电局工作。张志光是个热心肠,邻居家的收音机、电冰箱坏了,他都帮忙修好。维修家用电器,对于部队通信专业出身的他来说,是小菜一碟。学以致用,他倍感快乐。但数年后,血管瘤复发,他再次病退。
命运一再捉弄,却没能打垮一个军人。休养后,张志光从销售电子产品小店起步,先后开办粥店、批发蔬菜、建葡萄园等,自主创办“张老头”农场,赚得第一桶金。张志光说:“有能力自己赚钱了,还有一份病退工资拿,应该拿出来帮助他人。”
无锡“熊猫血”捐献者张女士曾挽救了一名南通公安干警的生命,但自己生病却无力支付医药费,张志光驱车送上1万元善款;安徽一位年仅7岁的小孩遭遇家庭变故成为孤儿,张志光将其带回南通抚养……退伍30年来,张志光慈善投入超300万元。
军旅情怀,依然难舍。2014年,张志光拿出50万元养老钱作为首笔爱心善款。2015年8月,“南通爱国拥军基金”正式批准设立,先后走访慰问700多名抗战老兵、抗美援朝老兵,对800多名生活困难的军人家庭实施慈善救助。
在今年9月5日的崇川区“慈善一日捐”动员会上,64岁的张志光以个人名义认捐40万元。“做公益,最重要的是集聚社会力量。”张志光说,“爱心粥铺开设6年,先后参与的志愿者近1万人次。从机关干部到普通百姓,各色人等,无不从善如流。他们的凡人善举,蔚然成风,支撑着我继续走下去。”
三位老妈妈撑起理发室
10月10日上午9点,年已77岁、家住虹桥新村186号楼的张永馨老妈妈,已经在新村“壹圆理发室”忙开了,几位老人正在店内排队等候。
作为首个理发师志愿者,她已经坚持了8年。该理发室由居民志愿者自发成立,专门为60岁以上老年人理发,每人每次仅需1元钱。理发室所收钱款,全部投入邻里关爱基金。
“虹桥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近五成,许多人因为腿脚不便,常年在家。”虹桥社区党委副书记王颖蒙介绍,2015年,时任社区惠虹邻里理事长魏秀芳发现,97岁的张连珍老人数月未曾下楼,理发困难。她由此积极推动老年志愿者自我服务,解决老人“理发难”。
今年67岁的蔡学珍原是南通妇幼保健院的一名护士,退休后于2018年加入志愿者行列。“张大姐一个人剪发,常常忙不过来,我就主动报名。”蔡学珍说,“每个周二两个小时,最多要接待二十几位老人,和他们拉拉家常、聊聊天,也就不觉得有多累。”
宗桂芳退休后,志愿理发也3年有余。“最开始出于热心,给老人们洗洗头、倒杯茶。后来我干脆从头学起,去理发店观摩,渐渐地也就得心应手。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老人也不能例外。”
“如今,每周二来理发,已经成为虹桥甚至周边老人的习惯。”王颖蒙说,腿脚不便的老人,志愿者还上门服务。“目前,专业理发师、在读大学生等青年人,正在申请加盟志愿服务队伍,给壹圆理发室增添青春亮色。”王颖蒙说。
本报记者 范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