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安市委宣传部和海安经济开发区给南通理工学院海安校区送去喜报,该校商学院学生王修杰代表海安在全省社科普及基地讲解员大赛中斩获一等奖后,又参加了全国决赛,喜获三等奖。
2016年,南通理工学院海安校区招收第一批学生1600名,目前拥有在校学生11600多人。多年来,该校坚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宗旨,对接企业进行应用型科研合作,与地方开展人才交流,促进教育与地方社会发展全面融合。今年初,该校荣获海安市“杰出贡献奖”。
相向而行,应用型高校邂逅制造业强市
近日,江苏联发集团零售部门负责人储平带队来到南通理工学院智能制造研究院,与智能装置研发团队对接“高效非标布匹自动装袋关键装备的研发”相关事宜。目前,该套设备的研发已经到了第二阶段“智能物流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的运用。
江苏联发集团产品零售量每天近2000件,原来都是靠人力识别、挑拣、装袋,这套设备的投用可以减少零售部门用工的70%,同时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设备目前已经成型,故障率保持在2%以内,下一步我们的研发方向是设备小型化以及继续完善设备性能。”智能制造研发团队喜冠南教授介绍。
近年来,南通理工学院充分发挥科技和人才优势,主动对接企业需求,开展应用研究,帮助企业解决生产一线的技术难题。2022年,学校横向到账经费达1486万元,学校“四技”服务数据位列全省同类院校第1位。2020年至今,该校分别与海安联发集团、江海集团、江苏信拓建设、江苏臻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13家企业开展科技服务19项,合同金额653万元。
“我们与海安各企业的产学研合作正向着一个方向前进,某个时间段突然发现一个新领域,敲定一个新项目,这是我们办学者最理想的状态。”南通理工学院副校长、海安校区管委会主任沈超表示,作为海安本地的一所应用型高校,将会有更加便利的条件为海安制造产业的焕新作出贡献。
双向交叉,高校人才与企业需求互联互通
人才集聚是企业发展的常青树。今年,江苏繁华应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该校签订了产学研合作意向,不仅在技术上共同研发,同时与学院合力,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全方位引才。
“毕业时,对口的工作不太好找,要找个称心的工作就更难了,幸亏校内组织的招聘会和辅导员在班级群不间断的招聘信息,我才能获得心仪的岗位。”张建宇坐在单位工作台前,不停敲打着键盘,修改设计图。今年他从南通理工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毕业,7月顺利入职江苏繁华应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从事产品工程师岗位。
目前,南通理工学院与55家海安政企单位签订了合作协议,开展政校、校企合作,建立教育实习基地11家,学校与地方的深度合作,学生们有了更多锻炼的机会。据统计,学校近4届毕业生在海安就业的人数达195人,留海人数占比正在稳步提升。
从2022年6月开始,学校还先后邀请海安市内外32名企业负责人来校授课,打开了高校与企业人才交流的双向通道。上月,苏中集团副总工程师唐小卫、达欣集团BIM中心经理王赛应邀为学校土木工程专业2023级新生作讲座,两位企业负责人从建筑行业现状、建筑人的未来等方面进行了解析。“两位老师给我们讲了许多专业知识,使我们对就业前景有了基本判断。”造价专业的张帅同学表示。
全面合作,“五美”教育深度融入社会发展
7月,江苏省教育厅第二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评审结果出炉,南通理工学院申报的海安花鼓项目成功入选。“目前大力提倡‘五美’教育,海安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正是学校可以挖掘加工的中华传统文化宝库。”南通理工学院校长助理、海安花鼓研究中心谢卫军主任介绍,学校成立了10多位老师以及200多名学生组成的花鼓社团,设立海安花鼓公选课,将海安花鼓课程纳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并利用学校工科优势,将花鼓元素融合到文创作品、3D打印、数字媒体等当中。
为了丰富教材体系,近日,该校又开启红色文化对大学生养成教育方面的课题研究,目前已与海安市档案馆、博物馆等部门进行了对接,准备走访。教育与社会、文化逐渐融合,南通理工学院与海安的全面合作也正徐徐展开。今年暑假,该校204名学生走进了海安各党政机关挂职锻炼,既丰富了实践阅历,也让他们更好地认知海安。财管专业的徐乾益被安排在海安开发区财政局从事财务分析工作,他表示,单位的叔叔阿姨们十分热情,工作环境舒心,将来非常乐意留在海安工作。
“开展全方位、全过程、全时段的战略合作,作为海安本土高校,我们要做出自己的特色。”沈超表示,目前学校正与海安市委市政府草拟全面战略合作协议,通过进一步加强校地合作,推动学校教育事业与海安经济社会共同发展。
本报见习记者 王建波
本报通讯员 李仁霞 余佳音
图①:南通理工学院海安校区。
图②:南通理工学院海安校区举办毕业生校园双选会。
图③:南通理工学院花鼓队参加艺术展演。
图④:联发集团一行到南通理工学院智能制造研究院,调研企业与高校产学研合作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