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中秋国庆假期,国内旅游市场活力持续释放,出游人次创下新高。从传统的实景观光,到虚实结合的沉浸式体验,新技术在文化内容创造和传播、文旅交互方式等场景业态方面不断创新突破,为人们带来新的文化和旅游体验。这表明,新一代数字科技正为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人们带来全新的视听体验,开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新业态。在上海,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正成为旅游休闲新热点。在河南洛阳,《风起洛阳》VR全感剧场深耕历史文化底蕴,深受游客欢迎。近年来,一大批参与性强、互动度高、体验感好的沉浸式项目创造了文化和旅游产品新形态,赋予了文化和旅游产品新价值。牢牢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意识,勇于担当、善于作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科技赋能和人才支撑方面贡献更多力量,就能打造更多优质文化和旅游产品。
——人民日报《科技赋能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近日,多家媒体调查揭示中小学生“课间10分钟”被约束现象:有班主任规定除接水、上厕所外,学生都要待在座位上;有学校安排值日老师、学生干部在每层楼巡查,严禁学生在走廊追逐玩耍;更有老师以强调纪律为名,想方设法让好动的学生安静下来,并美其名曰“文明休息”……小课间校园正在变得“静悄悄”。有必要追问,到底是谁“偷”走了孩子们的课间10分钟?把宝贵的玩耍时间还给孩子们到底有多难?正所谓“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只有精神世界充盈、身体健康成长,才是当代中小学生应有的样子。然而,出现在各地的“课间被偷走”现象显然有悖以上期待——过度约束不仅是在压抑孩子的天性,可能导致其精神倦怠;而且还会影响到孩子的身体发育,比如出现近视、脊柱侧弯等一系列健康问题。“让我们那疲劳的眼睛看一看蓝天,让紧张的大脑吹进清风……”相信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歌词中的美好画面必将走进校园生活、走向美好现实!
——南方日报《课间10分钟不该困在教室里》
近日,2023年全国数字乡村建设工作现场推进会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举行。当前,农村地区信息化进程明显落后于城市地区,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弥合城乡“数字鸿沟”,不仅有助于广大农村居民公平地参与数字经济、共享数字普惠成果,更是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如何进一步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关键要以数字化改革和数字技术创新为动力,加快补齐农村信息基础设施、数字人才队伍、数据资源体系等方面的短板,提升乡村治理和服务数字化能力。我国已实现“县县通5G、村村通宽带”,但是偏远农村地区网速慢、信号弱等问题依然存在,需要因地制宜加强投入,推动农村5G、物联网和千兆光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打好农村数字底座。打造一批智慧农田、智慧农场,加强农机具数字化改造,加强北斗导航、智能终端等在农机装备上的集成应用,提高农机装备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数字乡村建设久久为功。坚持夯实基础和拓展应用,坚持需求牵引和问题导向,坚持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不断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取得新成效,为乡村振兴、农业强国提供有力的数字化支撑。
——经济日报《为乡村振兴提供数字化支撑》
近日,文物保护法修订草案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首次审议。本次文物保护法修订有多重看点值得关注:坚持保护第一,进一步完善文物保护管理制度;促进合理利用,推进文物资源数字化采集和展示利用;加大处罚力度,进一步打击违法行为;加强文物追索,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我国作为拥有50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文物种类丰富、文物数量众多、文物分布广泛,只有与时俱进、适应当前社会现实环境的相关法律法规,才能更好地保护文物,保护这些浓缩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物质遗产。在提交审议的文物保护法修订草案中,近年来被各方所关注的“加强对馆藏文物修复、复制、拓印的管理等”,被明确列入修订内容。加强对馆藏文物拓印的管理,是一个有意义的文物保护细节措施,也是以小见大窥探立法保护文物工作成效的重要途径。值得重申的是,文物保护和开发并非不可兼得。但有些时候在文物开发中取得的成功,往往容易让人们轻视了文物的保护。坚持保护第一,就是要让我们始终清醒意识到相关工作不能本末倒置,需要牢牢坚持把保护文物放在第一位。在更多的社会生产生活环节中,秉持着“先考古、后出让”等思维,做到经济发展合理适度让渡文物保护,真正把这些不可再生、复制的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好、管理好、利用好。
——光明日报《完善文物保护管理制度,坚持保护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