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紫琅茶座

余味定输赢

□南西

瓦格纳的剧赋予了听众更多解读和讨论的空间,听完看完不会马上结束,而是会情不自禁去查找资料,想要弄懂自己还没看明白的地方,余味定输赢。

一周内,连续去上海大剧院“报到”,总共听了四场歌剧,在我是一种特别的体验,像是完成了一个行为艺术。

四个夜晚的宝贵时光,献给的是瓦格纳的鸿篇巨制——《尼伯龙根的指环》。

今年,是瓦格纳诞辰210周年及逝世140周年。俄罗斯著名指挥家捷杰耶夫率领麾下的马林斯基剧院,带来这部耗费了瓦格纳26年完成的歌剧马拉松作品。一部剧,合计16个小时,分四个晚上演完。甫一出票,瞬间秒没,中国乐迷们用实际行动表达了对“指环”的高昂热情,这当中包括一个我。

《尼伯龙根的指环》由四联剧组成,分别为《莱茵的黄金》《女武神》《齐格弗里德》《众神的黄昏》。顾名思义,讲述的是一个围绕指环的故事。尼伯龙根的侏儒阿尔贝里希得知只要发誓放弃爱情,就可以夺得莱茵河底的黄金,铸成一枚代表权利和财富之王的指环,侏儒便发出毒誓偷走了黄金。权力和财富永远是很多人觊觎和追逐的目标,一枚指环就此引发了天上的神界、地上的巨人族,以及地下的尼伯龙根族三方的激烈争夺、内讧、残杀和复仇。故事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北欧神话,北欧神话中神的身上具有人性的一面,他们不是全能的、所向无敌的,而是有一定的限制,其本身也会面临灭亡的命运。故事从阿尔贝里希自愿抛弃爱情开始讲起,到剧终以女武神布伦希尔德对齐格弗里德怀有的真挚爱情不惜戴着指环骑上战马跳进火中随英雄而去结束。一些人视若草芥的爱情另一些人却珍之如宝贝,一些人对权力和财富渴求无度另一些人却不争名利,淡然处之。每个人基于不同的性格和成长历程,所持有的价值观也因而有异。世界因此而缤纷多彩,亦因此而纷乱不息。

不得不承认,瓦格纳的剧从不拘泥小情小爱,而是庞大、复杂、谲诡、深刻,甚至疯狂,理解起来需要花费大量脑力。一言以蔽之,听瓦格纳的歌剧绝不是一件轻松的活,看完《尼伯龙根的指环》全本不啻跑完一场马拉松。连瓦格纳的好友尼采就曾如此批评瓦格纳的音乐:“他将音乐本应遵循的第一准则——轻松快乐抛到了脑后。音乐不再是轻松散步和快乐地跳舞,我们必须使劲游泳,我们必须费力翱翔……”不过也正是因为这点,瓦格纳的剧赋予了听众更多解读和讨论的空间,听完看完不会马上结束,而是会情不自禁去查找资料,想要弄懂自己还没看明白的地方,余味定输赢。

严格意义上来说,瓦格纳的剧并非歌剧,而是乐剧。他主张戏剧第一,音乐第二,音乐必须服从戏剧内容,所以在他的剧中,没有传统意大利歌剧中的咏叹调和宣叙调,乐段本身就有叙事性。因此从流行传播层面来讲,瓦格纳剧中的经典选段能被听众广为人知的并不多。但第二联《女武神》中的间奏曲《女武神的骑行》是个例外。事实上,四联剧中最为精彩亦是最令我感动的正是第二联。女武神布伦希尔德这个神界形象也是全剧中最具人格魅力的。头戴牛角头盔,身披铠甲的女武神,常常和一众姐妹一起骑着白马出去战斗。后来因其违反了众神之王沃坦要她杀人的指令,她被沃坦流放到人间的一座荒山之顶,并用熊熊大火封锁住。只有勇敢无畏的英雄才能冲过烈焰唤醒她,而第一个唤醒她的男人将娶她为妻。

铿锵饱满的《女武神的骑行》描绘了飒爽英姿的女武神们在风云雷电中纵马飞驰气势非凡的场景。小号、长号、大号、圆号共同吹响战斗的号角,提琴和黑管则负责渲染紧张的气氛,慷慨激昂的旋律也成为即将拉开战斗序幕的一种象征。现场听,比在家用手机播放更加排山倒海,气势恢宏,充满力量之感,让人热血沸腾。导演们也颇为喜欢引用《女武神》里的音乐,来给自己的电影加分。比如1963年费里尼导演的剧情片《八部半》,1979年马龙·白兰度主演的战争片《现代启示录》,以及1980年的美国音乐喜剧电影《蓝调兄弟》等。

《八部半》是费里尼里程碑式的作品。正如瓦格纳的歌剧艰深难懂,贵为意大利新写实主义电影的第一号旗手的费里尼的《八部半》也不易让人看懂。虽然,影片内容借用费里尼的一句话即可概括:“一位中年名导失去了灵感,写不出剧本,他需要休养一下……”整部影片天马行空,支离破碎,充满奇异而跳跃的幻想。幻觉、现实以及片场之间没有清晰的切换主线,而是几个层面不停转换,加之剧情又毫无逻辑性,意识流一般,着实看得我一头雾水。比如影片在05:56之处,背景音乐即引用了瓦格纳的《女武神的骑行》。男主站在疗养院的浴室镜子前,凝视镜子,打开镜前灯,穿上外套,又脱下外套,电话声响,他没有接,却做出三个下蹲的奇怪动作,然后镜头就转换到疗养院的外景。衣香鬓影的女士们撑着伞,扇着扇子,朝着镜头挥手微笑;男士们穿着绅士般的背带裤,喝着温泉水;镜头又逐一扫过缓缓走来的修女、修士,还有穿着黑色西服的小型管弦乐团……人们的表情怪异、麻木,人影幢幢……这一段导演想表达什么思想?委实让人看得稀里糊涂,于是浅薄地猜测,此处引用与场景完全不搭的《女武神的骑士》,也许正是导演想借此表达男主精神有恙而现身于疗养院的一种失常状态?

虽然很多观众直呼看不懂,但并不妨碍《八部半》成为影迷心目中公认的神作。《八部半》也被收录进多本影视教材中,成为影视专业学生在视听语言、镜头语言、画面构图、场景调度等方面学习上的启蒙。

1963年,其实并非费里尼创作的黄金时期,他的创作思路逐渐陷入枯竭,于是他尝试拍摄了《八部半》这样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实验性作品,结果歪打正着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将梦幻色彩融入电影表达之中的导演。在此之前,他已导过七部作品,《八部半》是其第八部作品,之所以还加上了一个“半”字,指的是电影中那部尚未拍完的胎死腹中的只能算作半部的电影中的电影,因此,新片的名字就被叫作了《八部半》。

2023-11-08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54066.html 1 3 余味定输赢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