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江海文学

湖南博物院札记(散文)

□陈健全

到星城长沙,潇潇秋雨中,翘首以待湖南博物院开馆。抬头望去,这座以现代手法体现“鼎盛洞庭”创意的新馆气势雄浑,既厚重又灵动。

进入新馆,直上二楼,便是第十六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第一名——“湖南人——三湘历史文化陈列”。

见识世界上最早的道县玉蟾岩稻作文化遗存等,来到青铜器馆。怎么觉得,不论鼎、尊、卣、爵等礼器,还是钟、铙、钲等乐器,其造型与装饰与殷墟博物苑的藏品如出一辙。原来,商代已有中原人越过长江,进入湘水、资水中下游。殷人南迁,带来了先进的青铜铸造技术,开启了湖南的青铜文明。难怪出土四羊方尊、人面方鼎、象纹大铜铙等重器的长沙宁乡,被誉为 “南中国青铜器之乡”。

商代大禾人面纹方鼎,不止“鼎盛洞庭”,还是全国唯一的以人面纹为饰的鼎。之前,我只是从李泽厚的杰作《美的历程》中见过。它器身矩形,两耳竖立,直腹平底,柱状鼎足,予人安稳浑厚之感。最与众不同的是,四面浮雕均以一个醒目的人面作主题纹饰,给人的感觉是一种神秘的威力和狞厉的美,“体现了一种无限的、原始的、还不能用概念语言来表达的原始宗教的情感、观念和理想”(李泽厚语)。但同时,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缘于三湘四水的灵秀之气,除了人面纹方鼎为代表的中原风格,其余器物多见灵动的象、鹿、蛙、鸟等纹饰,体现了湘人浪漫的精神品格,及其兼收并蓄、又“蛮”又“雅”的精神特质。

迄今唯一发现的商代豖尊以及鸮卣、象尊等赏过,《国家宝藏》第一季亮相的商皿方罍一下子现在眼前。不愧为“方罍之王”,它高84.8厘米,雄浑庄重,雕刻精美,富丽堂皇。罍盖呈庑殿顶形,罍身作长方口,直颈,高圈足。全器以云雷纹为底,上面饰兽面纹、夔龙纹、凤鸟纹,肩部两侧装饰双耳衔环,正面腹部下方置一兽首鋬,四周饰有钩戟形扉棱,漾着原始、神秘、拙朴的美。听讲解,器盖铭文为“皿而全乍父己尊彝”,器身铭文“皿父乍尊彝”,因此得名皿方罍。令人唏嘘的是,自从1919年出土后,国宝身首分离,器身漂泊海外。而今,游子归来,完罍归湘,它的含义早已超越了器物本身,是中华文明和湖湘文化源远流长的绝佳见证。

“长沙窑里,藏着《长安三千里》的诗意呢!”跟随讲解来到长沙窑展厅。

长沙窑真是一座唐诗的宝矿,就连锅碗瓢盆都是诗与远方,正如刘禹锡所赞:“潇湘间无土山,无浊水,民秉是气,往往清慧而文。”

看那青釉下彩执壶上的诗文春意盎然——“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鸟哢春声”,与六朝《吴歌》中的“春林花多媚,春鸟意多哀;春风复多情,吹我罗裳开”多么有异曲同工之妙。

花间一壶酒的意气之作——“主人不相识,独坐对林泉;莫慢愁酤酒,怀中自有钱”“去岁无田种,今春乏酒财;恐他花鸟笑,佯醉卧池台”率真浪漫;

书写时代气质——“一日三场战,离家三十年;将军马上坐,将士雪中眠”昂扬悲壮。

如是种种,一千多年前,长沙窑瓷器畅吟着诗酒吐出的半个盛唐。如今,一个个看过来,能不发思古之幽情?

边看边听讲解:据《全唐诗补:长沙窑唐诗遗存》统计,收录的长沙窑遗存唐诗118首,只有12首可在《全唐诗》中找到,其余 106首于《全唐诗》中未见载录。想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那“无时不诗、无事不诗、无处不诗”的唐代,这些未见载录的诗歌,也许是窑工信手所作,也许是民间的歌谣。但无论如何,瓷越千年,它们都成了唐诗流传至今的“活化石”。

饱览风雅的唐宋诗文茶具,再上三楼,参观“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一件件精美绝伦的汉代漆器、丝绸、帛画及帛书,无不让人惊叹,惊叹于那星汉灿烂的骄人文化。

辛追夫人的那件素纱单衣,以素纱为面料,由蚕丝织造,没有衬里,没有颜色,丝缕极细,织作精美。即使算上纹锦镶边的衣领、衣袖口和衣襟边缘,整件衣服只有49克,长132厘米,通袖长181.5厘米,可谓薄如蝉翼、轻若烟雾。巧的是,一位资深研究员正讲解西汉的纺织巅峰之作。它是迄今最轻的——这件衣服,每平方米纱料仅重15.4克,一根长9000米的单丝仅重11克。对比现在的衬衫一般重300克至500克,一件顶10件的重量。它是最薄的——经检测,素纱单衣的透光度约75%。它是最细的——经测定,蚕丝纤维细度只有10.2旦至11.3旦,而现在生产的高级丝织物纤维细度为14旦……

《国家宝藏》第一季亮相过的马王堆一号汉墓T形帛画,也是百闻不如一见。整个画面色彩浓烈,富丽华贵,庄重典雅,充满自然气息、神秘意味和浪漫色彩,古代神话与永生之梦浑然融合,好似《楚辞》中《远游》《招魂》等篇章中的形象与氛围。时近中秋,教人感兴趣的是,帛画云气流转的天界左上方,一弯新月有蟾蜍、玉兔,下方是嫦娥奔月;右上角是一轮红日,中间包含了黑色神鸟——金乌。据说,这金乌是古人以肉眼观测到的太阳黑子现象,中国比西方发现早了2000年。

另外,帛书《老子》简直颠覆认知。其甲、乙两个版本,都是《德篇》在前,《道篇》在后,分明成了“德道经”呢。除了最古老的《养生方》,帛书《五十二病方》就厉害了,是迄今最早、最完整的古医方专著,包括医方283个、药名254种,涉及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和五官科等103种疾病的治疗。

湘遇湘博,不啻一次湖湘瑰宝的艺术巡礼,更是湖湘文化的心间漫游。

2023-11-20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55265.html 1 3 湖南博物院札记(散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