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闸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迁入新址,沿河桥小学等五所老旧校舍旧貌换新颜,钟秀等五个街道完成儿童关爱之家建设……
教育与医疗,是涉及百姓民生的重头戏。崇川区每年都把这两项内容作为重点民生实事项目精准推进。今年,该区重点推进基层诊疗环境提档升级,启动老旧校舍改造并通过完善阵地让关爱拓展至校外,教育医疗短板不断补齐。年终岁末,记者进行实地探访,零距离感受幸福蝶变。
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档升级——
家门口就能看上专家号
初冬至,进补正当时。11月17日上午,家住怡园新村的陈芸来到唐闸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无须预约就挂上了正在中心坐诊的通大附院主任中医师沈芳的号。就诊、配膏方,整个过程花了不到半小时。
“我们住在北面,通大附院在南面,骑车过去要花半小时,现在在家门口就能看专家号,省心又方便。”陈芸赞不绝口。
百姓在家门口看上专家号,得益于唐闸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迁建升级。
迁建后的唐闸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位于长康路28号,共有6层,建筑面积约6000平方米,是原来的两倍大。不论是硬件环境还是软服务,都实现了跨越式提升。
宽敞明亮的大厅,一楼设置了综合服务台,有专门的医护人员提供咨询服务;诊室、输液室、病房等设计科学,有着CT、DR等先进仪器设备;每天都有专家坐诊,中医、口腔等科室人来人往。
“迁入新址后,科室设置、设备配套等水平位于全区前列,55名医务人员中,中高级职称占47%。”唐闸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倪颖介绍,中心与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市口腔医院均建立了紧密合作医联体,(下转A8版)
(上接A1版)这些医院每周安排专家前来坐诊,同时建立上下转诊的绿色通道,依托信息化平台,形成了“基层检查、上级诊断、指导治疗”的有效模式。此外,中心还新增了住院部,可为周边居民提供常见病、多发病住院诊疗服务。
自今年4月8日正式启用以来,唐闸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急诊号次同比翻倍,日均超200人次。
主城崇川医疗资源丰富,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多年前就实现了全覆盖。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中心体量偏小、设施老旧的问题日渐突出,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家门口高品质医疗的需求。为此,从去年开始,崇川区每年投入近1.7亿元,通过新建、改扩建的方式,分期、分批提档升级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崇川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主任朱建透露,截至目前,除了已启用的唐闸中心,年底前秦灶中心也将投入使用,计划到“十四五”末,还将建成狼山、观音山等中心,打造覆盖“东南西北”四个片区的区域性医疗中心,全面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五所学校老旧校舍完成改造——
学生盼来新的活动空间
沿河桥小学闲置的草坪变身为篮球场,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自由活动新空间;虹桥小学彩虹般亮眼的晴雨走廊为孩子们搭起校外到校内的安全通道;新桥小学敞亮的新食堂解决了学校师生的吃饭难题……
今年,崇川区鹤涛小学、新桥小学等五所学校的老旧校舍改造工程全部完成,校园拓展了新空间,教室装饰有新意趣,带给孩子们加倍的快乐。
“孩子们终于盼来了新的活动空间。”沿河桥小学校长钱美玉欣慰地说。11月17日下午,在沿河桥小学内,东北角崭新的篮球架在阳光下闪着微光。记者来到沿河桥小学时,六年级的孩子们正在上体育课,不少学生聚集在篮球架下,享受运动的快乐。钱美玉告诉记者,沿河桥小学之前仅有一个小操场,篮球场改造完成后,成为学校最受欢迎的活动场所,课间都有不少学生来打球。
相比于沿河桥小学的针对性改造,新桥小学则聚焦痛点全面发力,新增书法、舞蹈以及劳动教室,满足多样化教学需要,还新建了食堂。午餐时间,孩子们在老师的引领下有序进入食堂,敞亮的窗户、彩色的桌椅,配上可口的饭菜,孩子们大快朵颐。
同样在学生就餐环节上下功夫的还有虹桥小学。“天气冷了,孩子们能吃上更保温的热饭热菜。”虹桥小学校长陈建芳介绍,由于学校没有餐厅,以往需要后勤人员将午餐从一楼挑上四楼,再搬到各个教室。人力送餐不仅费力费时,更重要的是“保温效果不好”。
今年,崇川区积极推进送餐食梯建设,计划投入200万元为15所小学安装首批送餐食梯。目前,虹桥小学的送餐电梯已正式投入使用。
近年来,崇川区以“办好人民满意的崇川教育”为总目标,以“公平、质量”为落脚点,坚持办学条件保障和内涵建设提升并重,不断缩小校际差距,深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据悉,崇川区于今年正式启动“百校焕新”三年行动,每年新建、改造提升一批小学、幼儿园,分类施策推动全区学校硬件升级、软件优化,从空间再造、文化嵌入、功能及景观提升等方面着手改造,目前累计完成暑期维修项目已超过百个。
儿童关爱之家建设持续推进——
对孩子的爱延伸至校外
关心关爱祖国的花朵,崇川不止于校内,更通过建设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即儿童关爱之家),将关爱延伸至校外。
“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听过磨刀老人的故事呀?”11月17日晚,位于校北村社区的钟秀街道儿童关爱之家活动大厅内热闹非凡,十对亲子家庭聆听小绿芽亲子团何玲莉老师讲绘本,孩子们心中种下向上向善的种子。
钟秀街道儿童关爱之家面积约200平方米,街道采取“免房租换公益服务”的方式,引进本土社会组织出资建设,目前配有儿童阅读区、心理咨询室等。其中,儿童阅读区共有图书5000册,街道困境儿童可免费借阅。小绿芽亲子团每月在此开展一次读绘本活动以及家长课堂活动。“我们通过集体阅读,或者教给家长选书的技巧、指导孩子读书的方法,让孩子们爱上阅读。”何玲莉老师说,他们建了读书交友群,每次活动都会在群里提前通知。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松果家志愿服务中心主要承接心理咨询服务。负责人徐浩凌介绍,中心拥有7名具有心理咨询师资质的成员,围绕当前社会出现的亲子关系紧张、困境儿童心理问题、青少年人际交往困境等,开展心理团辅、个案跟踪、兴趣拓展、家长沙龙等活动。中心跟踪的4名困境儿童中,一位名叫丽丽的(化名)同学,由于父亲患有精神疾病,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游戏成瘾、个性偏激,经过一段时间的跟踪引导,目前有了明显好转。
崇川区从2020年启动街道儿童关爱之家建设。去年,该区被确定为全省首批“苏童成长”协同关爱机制建设试点区。包括今年新建的5家,截至目前,崇川已建成省级标准化街道儿童关爱之家10家,其中,学田、虹桥等4家入选省级示范。
“未来几年,我区还将持续推进街道儿童关爱之家建设,力争到‘十四五’末,每个街道至少建成1家达到省级标准的街道儿童关爱之家,实现儿童关爱服务街道全覆盖。”崇川区民政局社会事务科科长王成龙表示。
本报记者 陈静 卢铖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