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国志 巢华
经济工作是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做好经济工作是党治国理政的重大任务。在推动经济工作中,必须注重策略方法,坚持正确的方法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要运用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中国的问题,而不是要背诵和重复其具体结论和词句,更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一成不变的教条。”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好经济工作,必须坚持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着眼解决经济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作出符合中国经济发展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
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面对当前严峻复杂的困难和挑战,稳是主基调、是大局。根据当前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稳”的重点要放在稳住经济运行上,确保增长、就业、物价不出现大的波动,确保金融不出现区域性系统性风险。“进”的重点要放在调整经济结构和深化改革开放上,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创新驱动发展取得新成效。“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稳和进有机统一、相互促进,经济社会平稳,才能为调整经济结构和深化改革开放创造稳定的宏观环境。
坚持系统观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根据新的实践需要,形成一系列新布局和新方略,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在这个过程中,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系统观念是唯物辩证法联系和发展观点的内在要求,是考察系统和要素、要素和要素、系统和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坚持系统观念,是推进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方法论,在经济工作中必须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看待经济问题。坚持系统观念,关键在于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这是对经济工作加强系统观念的实践要求。
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坚持目标导向是对我们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功经验的总结,就是以实现目标为方向,持之以恒、一步一步地朝着既定目标奋斗前行。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通过掌握事物矛盾运动的普遍性、客观性,以解决问题为发展突破口,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在破解问题中推动经济发展。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就是要在实现经济发展的方向、道路和任务中,不断地解决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向着既定目标迈进。既以目标为着眼点,在统筹谋划、顶层设计上下功夫,增强方向感、计划性,又以问题为着力点,在补短板、强弱项上持续用力,增强精准性、实用性。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在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的复杂程度、解决问题的艰巨程度明显加大,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聚焦经济发展中的新问题,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
坚持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始终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变化是由内因决定的,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实践已经证明,坚持走自己的路,办好自己的事情,历来是我们党应对风险挑战的重要经验,也是我们党做好经济工作的重要法宝。“坚持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是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做好经济工作的重要方法论,为统筹国内与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全面发展提供了方法论遵循和指引。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稳中求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坚持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说:“要抓实、再抓实,不抓实,再好的蓝图只能是一纸空文,再近的目标只能是镜花水月。”这要求我们做好经济工作重在抓落实,关键是讲求科学的方式方法,要突出重点,抓到点上,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推动全局。以钉钉子精神抓经济工作,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鲜明体现,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一个重要的科学方法论。做经济工作,要持之以恒发扬钉钉子精神,要有坚持不懈的韧劲,推出的每件事都要一抓到底,锲而不舍向前走。做经济工作,不能做表面文章,不在于制定一打一打的新规划,喊出一个一个的新口号,而在于结合实际,脚踏实地把既定的科学目标和工作蓝图变为现实。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来指导经济工作实践和探索经济建设规律,在经济工作中必须自觉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努力提高发展经济的本领。以上这些工作方法,深化了我们党对经济工作方法论的认识,为新阶段更好开展经济工作提供了方法论上的指引。(本文为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江苏省社科基金“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究专项”项目成果,编号:23ZXZB019)
(作者单位:南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