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行动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内容。上月底,商务部公布全国首批123个县域商业“领跑县”名单,海门区榜上有名。
近年来,海门聚焦培育壮大经营主体、流通主体、电商主体“三大主力军”,出台促进农村消费实施方案、农贸(集贸)市场升级改造工作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有效激发城乡消费活力。
商业网点不断完善
每到周末,海门街道居民杨玉芳从所住的通源社区出门,步行3分钟到通源市场买菜;有时会再走100米,到“碧乐汇”购物中心买些日常用品;偶尔家人聚餐,则去社区东面的商业步行一条街,各种美食应有尽有;若是邮寄快递,社区周边就有5个快递驿站。“去各个商业点方便快捷,这就是我们美好生活的场景。”杨玉芳感慨地说。
近年来,海门不断补齐社区商业设施短板,丰富商业业态、创新服务能力,在实现自身结构不断升级的同时,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
在乡村,更多连锁直营超市开起来,村民买东西更便利、选择更丰富。“以前镇上没有大型商超,仅有的小超市商品种类很少,要想买到心仪的商品,只能专门去城区采购。”家住四甲镇靶场村的张大爷独自居住,儿女在外工作,平时简单买些副食品就到乡镇集市,但要采购其他生活用品只能托人到城区购买。今年,四甲镇上的百润发连锁超市重装开业,改建后的超市里货品丰富,大大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
商业强,消费旺,生活美,乡村兴。今年以来,海贝城少儿综合体和红星美凯龙海门项目相继开业,三星、三厂3家生活超市重装开业,春江花园长汇超市新店等开业。截至目前,海门全区提升型乡镇商贸中心覆盖率88.89%。
物流体系加快建设
“以前取快递要到镇上代理点拿,现在家门口的小超市就能取,真是太方便了。”昨天上午,悦来镇悦来村村民沈菊芳来到离家60米的村级农村物流服务点,便拿到了自己的快递。
农村物流是乡村振兴战略项目,具有一定公益性质,其自身盈利能力不强,因此以前海门仅有邮政快递可以实现进村,其他主要品牌快递只是配送至乡镇快递代理点。为减少快递运营成本,解决“快递进村难”的行业难题,2019年,海门区交通产业集团子公司成立第三方快递同城配送公司——南通海顺快递有限公司。
走进南通海顺快递有限公司,只见大大小小的货运车辆往来穿梭。在分拣车间,每个包裹依照不同的体积、重量分别输送到不同的货物通道,再根据具体地址分发到各个快递驿站格口。每天,这里有近7万件快递包裹到达、分拣、配送,所有快递进港件实现“当日分拣、当日配送”。
海顺快递负责人介绍,企业整合申通、百世、圆通、韵达、极兔等主要品牌快递资源,共用区级分拨场地和镇村末端门店站点,共享配送车辆,形成快递资源集聚效应和规模化运输配送,不仅降低末端快递配送成本,还提升服务质量。
农村流通连接生产和消费,是现代流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在海门,链接起区、镇、村商业活动的物流,成为商业氛围活跃的有力支撑。目前海门已建成海顺快递分拨配送中心、邮政分拨配送中心、深国际物流园、叠石桥物流园4个县级农村物流服务中心,完成11个区镇、230个行政村三级农村物流服务点的布局,实现全覆盖。
电商产业繁荣发展
“海门山羊肉最好的吃法就是红烧,配上红根蒜,香气十足,1号链接的海门山羊肉已经加好了,还没有拍到的朋友们抓紧下单……”这几天,常乐镇培才村95后新农人朱家明都会准时坐在抖音直播间的手机镜头前,为当地特色农产品“摇旗呐喊”。
田野里搭起直播间,土特产变成“网红货”,直播带货成为“新农活”,农民牧民化身“新农人”……随着数字乡村建设大力推进,一批掌握技术、具有互联网思维的年轻人变身带货主播,为海门推进“数字兴农”掀起一股新热潮。
近年来,海门依托家纺、红木、农产品等特色产业,坚持政府引导与企业主导相结合,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相融合,全面发展与重点推进相促进,大力推动电子商务等新业态繁荣发展。
发展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是支撑。近年来,海门组织举办了一系列关于电商基础理论与实操技能、跨境电商、新媒体运营等内容的培训,累计完成电子商务人才培训4000余人次。涌现出“海门小窝头”“甲秀天下”“海门兵支书”等特色直播间超100个。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海门全区实现网络零售额超60亿元,同比增长10%,其中,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近8000万元,同比增长16.48%,被评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中国电子商务百佳县”。
本报记者 袁晓婕 黄天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