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父子接力,共奔富“鱼”路

大雪过后的冬日午后,阳光明媚,如皋市东陈镇汤湾村的皋蝶观赏鱼家庭农场,一群美丽活泼的小精灵抖动着五彩斑斓的外衣,在鱼池里游来游去。一旁的空地上,农场负责人施浩文和父亲施伯林正通力协作,将一条条小金鱼打包发往全国各地。

施伯林父子是如皋小有名气的金鱼养殖户。他们经营的皋蝶观赏鱼家庭农场占地30亩,从事蝶尾等金鱼的孵化、养殖、销售。

2017年,施浩文从父亲施伯林手中接过接力棒,成了渔场的技术担当,与父亲共奔富“鱼”路。“大学毕业后,在外面工作了5年后,考虑到父亲年纪大了,加上自己学的是生物技术专业,想想就回来跟着父亲一起干了。”从小在金鱼养殖家庭长大,让施浩文对金鱼产业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科学养殖是传统养殖业转型的关键。施浩文深谙此道,回来后,他一心扑在钻研养殖技术上,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自身摸索的同时,向父亲请教,与行业专家合作,渐渐摸索出一套成熟的科学养殖经验。“我们之前都是凭经验养鱼,儿子回来后,通过科学养殖,病虫害少了,金鱼的颜色、品种也比之前更丰富了。”施浩文的养殖技术,得到了父亲施伯林的肯定。

网购和直播带货方式兴起后,施浩文跟风做起了电商,通过在社交网络平台发布信息,吸引金鱼爱好者的关注,并定期进行直播,拓展销售渠道。“我们之前市场都是靠双腿跑,而现在儿子通过网络,市场扩大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销售额翻番,这让施伯林很是开心。

这些年,皋蝶观赏鱼家庭农场日渐红火,施浩文家的日子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我们的蝶尾金鱼屡获全国大奖,畅销国内外市场,年销售额500多万元。”

金鱼养殖技术堪称国粹,养殖技艺既要传承,也要创新。目前,施浩文正与福州大学合作,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实现透明金鱼、抗病金鱼和荧光金鱼的快速创新。“目前,荧光金鱼已经孵化成功,将来上市后,将进一步推动金鱼产业的发展。”

“金鱼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推动金鱼产业做大做强的同时,希望可以进一步弘扬金鱼文化,让更多人走进如皋,了解璀璨的金鱼文化。”谈及未来发展,施浩文有着清晰的规划。

本报通讯员 吴青青 陈嘉曦 本报记者 陈嘉仪

2023-12-20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58295.html 1 3 父子接力,共奔富“鱼”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