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端华
苏北农村有句谚语“大米好吃稻难栽”,意思是说把秧苗培植成稻谷,农民要付出许多艰辛和汗水。唐代诗人李绅《悯农》中的四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用在水稻种植上再恰当不过。其中,栽秧算是最辛苦的环节了。
记得我十一二岁的时候,便跟着父母下地学习栽秧。所谓栽秧,就是把培育成熟的秧苗从秧亩里起上来,再一棵一棵栽植到水田中。起秧和插秧是栽秧的两个主要环节。起秧的关键在“起根”,就是要把秧苗的根系起上来,如果根系上不来,即便起秧速度再快,也是舍本逐末;插秧的关键在“扎根”,就是要把秧苗的根系扎到泥土里,如果根系扎不深,那插得再快也是本末倒置。没有“起根”和“扎根”,秧苗到了地里一两天就会枯萎。为此,大人们常说,栽秧是个苦活计,更是个良心活。
栽秧的苦,首先苦在始终要弯腰作业。到了栽秧的季节,农村家家户户都要抢时间,大多是各家忙各家的。那四五天里,大人们天天重复着弯腰的姿势,一干就是七八个钟头。等到日落西山回到家,总是累得腰酸背痛,身子直不起来。“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和哥哥虽然年纪小,但已经能够体谅大人的辛苦,每天放学回来,丢下书包,就忙着煮夜饭、烧开水、摆桌凳,这样父母从地里回来就可以吃上现成的。吃完夜饭,父母躺在早已搁好的门板上,虽然身体疲惫,但脸上洋溢着惬意,有时还会夸上两句:这两娃,懂事了,得上力了。我们听了,心里却有说不出的滋味。回想起来,那是一种感动,也是一种感恩。感动的是,父母亲对我们的要求其实很低也很少;感恩的是,父母亲用实际行动为我们树立了吃苦耐劳的榜样。庄稼人虽然说不出“天道酬勤”这样的话,但他们却是地地道道的践行者。
栽秧的苦,还在于时刻要忍受蚂蟥的叮咬。蚂蟥,学名水蛭,属于冷血的软体动物,喜欢附着在人体上吮吸血液。栽秧的季节,正是蚂蟥盛行的时候。无论起秧还是插秧,都要随时注意蚂蟥的袭击,一旦叮咬到腿上,就得迅速捏住甩掉。记得头几次我在父母的鼓励下学栽秧,蚂蟥叮到腿上,吓得我魂飞魄散。不过慢慢适应,知道怎么对付,也就无所谓了。每年栽秧结束,都会看到父母的腿上密密麻麻布满黑点,那就是蚂蟥的“杰作”。我和哥哥很害怕,也很心疼,父母却毫不在乎,只用清凉油抹一抹。等到三四天后,那些被咬的黑点果然看不到了。
随着种植技术的发展,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期,插秧一度被抛秧所代替。较插秧而言,抛秧的效率高,也不用在水田里作业,只需站在田埂上,把秧苗抛进地里。但抛秧技术再高,也难以保证均衡的疏密度和秧苗的扎根率。因此,朴实的农民还是更多选择可靠的插秧技术,用父亲的话说,“种庄稼是个老实活,你不欺天不欺地,天地就不会欺你。你偷了懒耍了滑,必定不会有好收成”。
如今,苏北农村栽种水稻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几乎看不到“家家户户齐插秧”的壮观场景了,但栽秧留给我们的记忆却是难忘的、温暖的、美好的。那是一代人的记忆,也是一个时代的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