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有常,利民为本。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全市民政系统以“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可持续”为准则,深化“大民政”思维,切实履行职责,各项工作推进有力、成效显著,在优化民生服务中擦亮民政为民底色,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全市民政领域共发放各类民生保障资金17.25亿元。南通成功入选全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地区,获批中央专项资金3621万元。全市共销售福利彩票10.54亿元,同比增长57.78%,为地方筹集公益金1.23亿元。全市殡葬服务设施建设管理、海门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明显,获省政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南通中华慈善博物馆荣获我国公益慈善领域最高政府奖“中华慈善奖”。
聚焦主责主业,推动民政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2023年,市民政局始终把服务对象摆在第一位,围绕困有所帮、弱有所扶、老有所养、幼有所育、残有所助、逝有所安等方面精准施策,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
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完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城乡低保保障标准由780元/人·月提高到820元/人·月,增长5.13%。全市低保保障标准和补差水平继续在苏中苏北地级市中保持领先。认真做好各类保障资金核对发放工作,发放城乡低保金2.98亿元;支出特困供养金2.59亿元;实施临时救助9000人次,支出1000万元;启动2次物价补贴,支出803.5万元,惠及12.36万人次。
推进社会救助扩围增效,截至2023年底,全市最低生活保障人数在2022年底基础上增加958人,实现2012年以来首次年度正增长。“首创‘低补保’、重病兜得好”项目获评全省高质量民政事业发展创新成果。继续组织实施低收入困难对象补充保险救助项目,为11.01万人购买补充医疗救助保险,购买保险总金额1321万元。全年实施理赔6806人次,赔付1288.01万元。
健全“一老一小”服务保障。不断深化“链式养老”南通模式,着力推进延链补链工作。为全市3000户困难老人实施家庭适老化改造。改造提升24所城市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40个社区助餐点和90个示范性乡村互助养老睦邻点。完成600张家庭养老照护床位设置,开展失能老年人家庭成员照护培训858人次。部署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提升困难家庭适老化改造水平和居家上门服务质效。进一步规范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加强养老服务队伍建设,2名选手入围养老护理员国赛集训队。为46.41万名80岁以上老年人发放尊老金3.46亿元。
持续深入推进以“三步排查、四色管理、N重关爱”为核心的主动发现机制,进一步提升困境儿童关爱保障的及时性和精准性。落实好孤儿基本生活最低养育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困境儿童保障标准继续保持全省第一方阵。2023年新建扩建10个示范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关爱之家),为8445名困境儿童发放保障金7800万元,确保困境儿童“应保尽保”。组织开展儿童主任培训示范班和儿童主任实务技能竞赛,切实提升基层儿童工作队伍履职能力和业务水平。
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大力推进“五社联动”探索,指导海门区建成全省首个“五社联动”发展中心。海安市、崇川区学田街道南川园社区入选全省“智慧社区”综合试点和应用试点,海门区、通州区创新案例分别入选2022年度省级基层治理创新十大案例及提名案例。创新启动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贯标工作,改造提升和新建23个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深入开展村级议事协商试点建设,挖掘培育一批典型案例,指导如皋市龙游河村通过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试验中期评估。认真做好基层减负工作,持续推动落实“三张清单”、规范村级组织民生台账和出具证明工作。开展“村村到”专项督导调研,梳理形成问题649条,全部落实反馈并推进分级分类处置。调研成果《社区自治背景下的社区治理公众参与研究——以南通市为例》获评民政部政策理论研究二等奖。
“慈善之城”建设持续深化,开展第四届“南通慈善奖”先进典型推荐活动,成功承办中华慈善论坛,慈善博物馆“慈善之声”宣讲团荣获第十二届“中华慈善奖”慈善楷模称号,“大手牵小手 一起向未来”特殊困难未成年人关爱项目荣获“中华慈善品牌”项目。全市慈善系统募集善款4.95亿元,救助各类困难群众24.1万人次。
持续优化专项服务品质。大力推动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5家社会组织获首届“江苏省先进社会组织”称号。组织开展行业协会商会乱收费专项清理整治和市属行业协会商会党建联建共建工作,助推营商环境优化。深入开展“深化乡村地名服务,点亮美好家园”试点工作,确定如皋市全域为省级试点地区。公布70个市级地名文化遗产,入选省级地名文化遗产6个。
婚姻家庭服务更加便捷,婚俗改革持续推进,离婚登记“跨省通办”顺利开展。“逝有所安”稳步推进,殡葬服务设施建设管理成效明显,获省政府2022年度真抓实干督查激励,新建改扩建7个城乡公益性骨灰安放(葬)设施。残疾人服务不断强化,创建7个省级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示范点。残疾人“两项补贴”发放工作更加规范,全年共为7.89万名困难残疾人、7.54万名重度残疾人发放“两项补贴”7.26亿元。
筑牢安全屏障,推动民政领域安全和谐稳定
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全市民政系统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全力保障民政领域安全稳定。
夯实安全管理根基,筑牢安全生产防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持续压实安全生产责任,不断创新工作举措,强化民政服务机构安全和公共卫生监管,全市民政领域保持安全平稳运行。制定印发各类工作方案,聚焦建筑、燃气、消防、食品等重点领域,开展安全生产暨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2023年,全市民政服务机构及市县两级民政部门累计排查出各类安全隐患1258处,即时整改完成率99%。
积极应对灾害天气,全力关爱困难群众。积极发动社区网格员、下沉党员干部、志愿服务力量,对城乡低保对象、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空巢独居老年人、困境儿童、留守儿童、生活困难残疾人等散居民政服务对象进行巡访,实施临时救助141人,发放救助金13.72万元、防寒保暖物资5617件。开展街面巡查137次,尽力发现、积极劝导流浪乞讨人员接受救助。全面畅通社会救助渠道,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
强化法治思维,推动法治民政建设整体提升
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2023年,市民政局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不断提升依法行政水平,推动民政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法治化发展。
持续推进依法高效履职。深化社会组织、养老、社会救助等领域“放管服”改革举措,落实社会组织行政许可住所证明告知承诺。进一步推动婚姻登记、殡葬、养老等领域“一件事”办理和社会组织、养老服务、慈善等领域“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检查。实施行业协会商会乱收费专项清理整治“回头看”,查处违法违规收费。
稳步推进数字法治政府建设。大力推行“网上办”“预约办”,通过电话指导、现场示范、微信交流等方式,打破服务壁垒,缩短服务距离,避免办事群众“往返跑”。按照“外网受理、内网办理、全程公开、快速送达”的方式开展审批,推进办事材料目录化、标准化、电子化,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推进“通城养老”平台建设,深化“养老服务”南通模式,实现“机构+社区+居家”链式养老服务全覆盖。
深化理论武装,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走深走实
一直以来,市民政局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坚持党组“第一议题”和中心组学习制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民政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通过“党组领学、支部研学、党员自学、群众参学”四学联动,深入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在民政领域生动实践。
周密安排部署,扎实推进理论实践。通过举办读书班、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走在前列”交流研讨等活动,全面提升系统党员干部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知和感悟。领导班子成员围绕社会救助兜底扩围增效、困境儿童关爱体系健全完善、社区养老服务如何更有温度力度等民政领域突出紧迫的问题,确定主攻方向,扎实开展调查研究,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采用“五个一”方式深入开展“四下基层”活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并及时推进问题解决。
着力强基固本,夯实基层基础。深入开展党建活动,组织开展主题宣讲比赛、“七一”党课集中讲授活动。扎实开展“机关先锋”培树工程,举办“民政先锋”大讲堂、党建知识竞赛等活动,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扎实推进党建品牌建设,按照“一支部一品牌”标准,打造以“亲民善政”为核心,以“崇德扬善 知行合一”等12个子品牌为支撑的党建品牌矩阵。
厉行正风肃纪,持续改进作风。持续加强廉政教育,组织开展“5·10”思廉日、“算好廉政账”主题教育月、廉洁家访、观摩庭审等活动。依托中华慈善博物馆创建廉洁文化建设示范基地,组织系统党员干部现场参观学习。印发《市民政局落实“四敢”重要要求 持续开展“机关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方案》,深化“紧、树、行”作风建设整治行动。·范译·
2024年,南通民政系统将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对民政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锚定“在强化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上走在前”的重大任务,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围绕党委政府工作大局,把“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高品质服务、促进高效能治理”作为主攻方向,持续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切实抓好民生实事项目,着力优化专项服务品质,显著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谱写“强富美高”新南通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贡献民政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