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下,“强富美高”新南通现代化建设取得新成效。
坚持稳字当头、进上发力,经济运行实现整体好转
▶粮食生产实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长”。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8%,增速保持全省前列。
▶建筑业总产值达1.2万亿元、保持全国领先。
▶加快建设“四大商圈、两大集群”。
▶预计实际使用外资22亿美元。
▶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超120亿元,兑现惠企资
金43.4亿元。
坚持项目为王、科技赋能,强链补链延链不断推进
▶新签约并注册超5亿元内资项目389个、超3000万
美元外资项目97个,其中百亿级项目3个。
▶省级重大项目数保持全省前列。
▶制定新科创“30条”,引进科创项目1428个。
▶出台“人才新政4.0”,设立“南通人才日”,举办江海
英才创业周、清华大学南通周活动。
▶六大千亿级产业集群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
▶实施“智改数转网联”项目8171个。
坚持区域协同、优江拓海,战略支点地位更加凸显
▶省委十四届四次全会《决定》明确“推进长江口产业
创新协同区建设”。
▶《南通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获批。
▶北沿江高铁、张靖皋长江大桥、海太长江隧道超序
时推进。
▶南通新机场预可研进入行业审查阶段。
坚持科学规划、有机更新,城乡功能品质稳步提升
▶深入推进城市更新三年行动,完成60个老旧小区改造。
▶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开通运营。
▶市区新增公共停车泊位5765个。
▶PM2.5平均浓度全省最低,空气优良天数比率全省第
一,省考以上断面水质优Ⅲ比例100%,重点建设用
地安全利用率保持100%。
▶滨江“南通之链”先导段开工建设,430公里沿江沿海
生态带全线贯通。
▶“江豚湾”成为南通生态文明建设新标识。
坚持发展惠民、善治安民,群众幸福安康有效保障
整改落实长期难以解决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34个。
办理人大议案建议660件、政协提案397件。
“三公”经费支出进一步压降。
2、2024年目标任务
今年政府工作总体思路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认真落实中央、省和市委工作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落实“四个走在前”“四个新”重大任务,扎实开展重大项目攻坚突破年、营商环境提升年、机关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深入推进产业倍增、城市更新、债务管理三年行动,进一步落实好招商引资季度分析会、项目建设季度观摩会、科技创新双月例会、企业上市月度联席会四项机制,聚力共建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打造通州湾石化双循环基地,加快跨江融合、向海发展,奋力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扎实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南通新实践取得新进展新突破。
3、坚持加强自身建设
筑牢政治忠诚
◆坚持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
◆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各领域全过程。
推进依法行政
◆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
◆扎实做好政务公开。
◆主动接受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规范运行。
强化开放协同
◆坚持以开放思维、协同意识推进工作。
◆依托国际友城、侨商侨企等资源,策划举办高规格对外开放活动。
◆发挥通商通才影响力,联手行业协会,把服务对象转化为工作力量。
加快数字赋能
◆推动数字优政。
◆推动数字利企。
◆推动数字惠民。
锤炼过硬作风
◆强化重点领域廉政风险防控。
◆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政府过紧日子。
◆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
一 着力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狠抓项目扩投资,加快推进47个省级
重大项目。
▶投资超5亿元工业项目新开工220
个、新竣工达产200个以上。
▶新签约并注册重点项目500个。
▶激发潜能促消费,培育首店经济、演
艺经济、赛事经济,繁荣活跃夜经济。
▶市县联动高水平高频次策划举办促
消费活动。
▶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
▶扩大开放增动能,持续巩固欧美、日
韩等传统市场,大力拓展东盟、中亚
等“一带一路”新兴市场。
▶放大“跨境电商+市场采购+产业带+
海外仓”协同效应,跨境电商贸易额
增长50%以上。
▶加快提升园区承载力,打造更高能级
开放载体。
▶政策赋能强主体,高效承接国家结构
性减税降费政策。
▶争取央行政策资金在通投放超320
亿元。
▶推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布局
南通。
▶推进“个转企、小升规”,新增“四上” 单位1800家。
二 着力融入和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策应上海“五个中心”建设,主动对接
和融入上海国际经济中心、金融中
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科技创新中
心建设。
▶发挥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南通
分中心带动作用。
▶新增上市公司和新三板挂牌企业
12家。
▶加快做实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扎
实推进北岸先行区建设。
▶加快构建“上海苏南研发、南通制造”
链条。
▶举办长江经济带江海联动发展论坛。
▶持续放大“南通好通”优势,加快打造全
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实施重大项目85个。
▶建成绕城高速、宁通高速扩容、洋通
高速二期,开工建设苏通二通道。
▶加快通州湾新出海口建设。
▶全力做大海洋经济,建设海洋产业高
质量发展先行区。
▶加快打造通州湾石化双循环基地,推
动中天绿色精品钢一期二步、华峰新
材料、中石油新材料等重特大项目开
工建设。
三 着力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一步做强船
舶海工等六大千亿级产业集群、高端
家纺等16条优势产业链。
▶新增一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
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千亿级
企业实现零的突破。
▶新增省智能工厂(车间)25个、省星 级上云企业1000家以上。争创首批
“质量强国标杆城市”。
▶繁荣发展现代服务业,分行业制定实
施发展目标、招商目录、重点项目库、
骨干企业培育计划、专项政策措施五
张清单。
▶实施省市重点服务业项目100个。
▶坚定做优做强建筑业,引导本土企业
业务升级,加快向综合管廊、水利工
程、大型桥梁等产业延伸。
▶支持民营建筑企业加入商务部援外
企业名单。
四 着力增强创新动能
▶加快集聚科创资源,引进科创项目
1200个,净增高新技术企业700家。
▶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1700个,新增 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70家。
▶推进“揭榜挂帅”攻关项目20个。
▶深化与清华大学合作,落实科技成果
对接转化、清华博士生南通社会实践
基地、“清华大学—南通企业家日”等
合作机制。
▶全方位引育留用人才,力争新增省
“双创”人才50名。
▶倾情服务“通才回通”“通才留通”。
▶强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推动东南
大学国际海洋学院、海洋高等研究
院、海洋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等合作事
项落地。
▶项目化推进与南通大学融合发展、创
新协同。
五 着力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
▶做精做美中心城市,加快编制市区新
一轮详细规划。
▶新改建“通小园”30个。
▶推动南通创新区与南通开发区协同
发展。
▶新增公共停车泊位、共享停车位各
2000个。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深入实施
“乡村振兴百村示范、农村人居环境
千村整治”工程三年计划。
▶打造提升休闲农业精品线路10条。
▶新增省级特色田园乡村10个。
▶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统筹抓好重
点中心镇建设和撤并镇区整治。
▶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
村延伸。
▶健全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
六 着力推进美丽南通建设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空气优良
天数比率排名保持全省前列。
▶国省考断面水质稳定在优Ⅲ类。
▶全域推进“无废城市”“无废园区”建设。
▶加大生态保护修复力度,推进“南通
之链”“缤纷百里”生态廊道建设。
▶统筹抓好长江禁渔禁采、生态岛建设
等工作。
▶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制定出台碳
达峰实施方案。
▶积极探索LNG冷能综合利用,推进零
碳园区、零碳工厂及绿色低碳发展示
范区建设。
七 着力推动改革走深走实
▶以一流营商环境优生态,让全市125
万市场主体获得高效便捷的政策服务; 常态化开展领导干部服务企业大走
访、政企面对面。
▶以“两个毫不动摇”增活力,扎实推进
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持续增强国
企核心竞争力。
▶全面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政
策措施,深入开展民营经济“两个健
康”提升三年行动,实施年轻一代民
营企业家和科技型民营企业家培养
计划。
▶以重点领域改革提效能,扎实推进要
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深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政府购买服务
改革。
▶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兜牢基层
“三保”底线。
八 着力建设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南通
▶持续强化思想文化引领,全面落实意
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高质量建设全域全国文明城市。
▶建成启用张謇企业家学院院区。
▶用心用情改善民生,加大民生投入,
持续办好民生实事。
▶加快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农村3
公里生活圈建设。
▶新增城镇就业10万人。
▶新增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17.5万人。
▶促进人文与经济共生共荣。
▶深化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试点,加快
建设活力之城。
▶全力抓好社会治理,全面落实食品药
品安全责任制。
▶扎实开展信访问题源头治理三年攻
坚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