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创新谋发展,锐意进取谱新篇。过去一年,南通职业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党的建设为引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以下简称“双高”)建设为抓手,以校区搬迁建设为契机,秉承“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的办学理念,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展现了新的气象,担当了新的作为。
党建引领开新局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最本质的特征。南通职业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构建了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处室分工负责、全员协同参与的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责任体系。学校党委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自觉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责任与崇高使命,深入实施“政治统领、灵魂塑造、强基固本、人才强校、激浊扬清”五项工程,推动学校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引领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实施“政治统领”工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不折不扣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每周三下午开展至少一个小时的专题“党支部每周一学”,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在把牢方向中答好信念之题。二是实施“灵魂塑造”工程。依托“爱国主义文化广场”,每周至少开展两次爱国主义、理想信念和诚信守法等教育实践活动,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凝心铸魂中答好育人之题。三是实施“强基固本”工程,加强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建强一支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队伍,组建“党员突击队”,奋战在“双高”建设、校区搬迁等工作一线,让党旗始终在前沿阵地高高飘扬,在锻造堡垒中答好服务之题。四是实施“人才强校”工程,加强党委教师工作部建设,强化师德师风教育,师资队伍的“双师化”和综合素质大幅提高。全年引培正高、博士等高层次人才13名,新增省级教学名师、技术能手、产业教授、学术带头人15人。机械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肖轶教授获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入选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匠培养计划,为学校发展积聚强大动能。五是实施“激浊扬清”工程,开展“团结奋斗年”“作风建设年”活动,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确保全体党员、干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围绕学校高质量发展比学赶超、创优争先,学校办学内涵和服务贡献度持续提升,培养质量和社会认可度保持高位,综合实力始终站稳全国第一方阵。
“双高”建设谱新篇
2019年,南通职业大学入选“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五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与时代发展同向同行、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与地方需求相应相求,“双高”建设各项任务成果不断落地见效,荣获国家级标志性成果141项和省级标志性成果443项,奋力将“质量型、服务型、交互型、学习型、研究型”“五型职大”蓝图转化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过去一年是南通职业大学“双高”建设的收官之年。这一年,学校以高质量党建助力“双高”建设任务高质量推进。学校党委开展“高质量发展攻坚年”活动,聚焦“双高”建设核心指标重点攻坚任务,党委委员牵头,基层组织领头,党员教师带头,明确任务举措、时间节点,挂图作战,对账销号。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戴世明和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徐胜领衔申报的项目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优秀共产党员,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院长廖忠智指导学生参加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中国分赛区物联网赛项国际总决赛获得国际金奖、全国一等奖;机械工程学院党员教师团队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新材料智能生产与检测”赛项教师赛一等奖;建筑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国际合作教育学院党员教师指导学生分别荣获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一等奖、全国高校商务英语竞赛特等奖、全国应用型人才综合技能大赛一等奖。一大批优秀教师深耕教学一线,潜心教书育人,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成功入选教育部人文交流经世项目,汽车智能技术专业立项为1门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获批“十四五”国家规划教材7部、国家级优质教材1部,入选国家级在线精品课程培育课程5门,培育全英文、双语国际课程4门。国际化办学取得新的突破,68名师生赴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开展研学活动,与老挝汉澜管理学院、越南青梅学院等开展合作,完成留学生招生141人。筹建江苏纳米比亚学院。位于印度尼西亚的“达马加拉—南通职业大学中国中心”开展常态化运营,并互派交流生。荣获省教育厅高校对外合作与交流高质量发展A等次。被省侨联评为“2023‘亲情中华·为你讲故事’江苏网上营办营工作成绩突出单位”。此外,学校还获评教育部职业教育信息化标杆学校建设单位、“江苏省绿色学校”等多项荣誉。
五育并举育新人
南通职业大学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重要指示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发挥综合性职业大学优势,将“五育”工作全面融入教育教学各环节,贯通人才培养各领域,着力培养新时代具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切实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新时代“教育三问”。
过去一年,南通职业大学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德育铸魂、智育赋能、体育强身、美育塑心、劳育益行,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是德育铸魂,构建思政教育新格局。学校党委书记羌毅带头担任思政课程任课教师,全体领导班子成员讲授“开学第一课”“专题党课”,寄语学生传承红色基因,争做强国青年。全力建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一课堂”,获江苏省思政微课大赛一等奖、“领航杯”教师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一等奖、南通市高校“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课堂”教学展示特等奖。与海门临江新区、通州区东平村共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开展“行走的思政课堂”,理实一体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联合南通中专、南通纵横国际职业学校、通海中学、虹桥二小、郭里园小学、通师三附等6家单位,建设的“职业教育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协同机制和实践平台”,入选江苏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示范项目。二是智育赋能,挖掘教育教学新优势。通过将红色党史、南通文化、SEQ意识融入专业思政和课程体系,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劳模和工匠精神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通过岗、课、赛、证全面融通,搭建“岗位相关、技术相近、基础相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平台,建设专业和课程教学资源,实施学分制和弹性学制,打通个性化成才通道;通过建立创新创业大赛工作体系,构建“能力递进、专创融合、思创融合”的双创教育课程群,建设“双创教学+实践训练+项目辅导+双创竞赛+行业对接+孵化转化”生态载体,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过去一年,学校学生获得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学生组创新创效竞赛金奖、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银奖、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银奖,在“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江苏省选拔赛中首捧优胜杯。三是体育强身,探索体育育人新模式。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建立“健康知识+体能素质+专项技能”体育课堂教学模式,完善日常参与、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查测评机制。强化课外体育锻炼,成立16个体育类学生社团,“马索先生”智慧你的卡路里——大学生社区共建智慧健身志愿服务项目荣获江苏省大学生体育健康产业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入选国家体育总局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项目库。举办“校园体育节”活动,推动学生全员参与,强调每名学生每天课外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打响“运动在职大”品牌。四是美育塑心,涵养向美而生新风貌。与北城小学等学校共建“协同美育教学联盟”,充分利用学校艺术设计学院专业优势资源,打造公共课程、专业课程、特色课程相结合的美育课程体系,入选教育部职业院校美育典型案例2项,入选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百工录——中国工艺美术非遗传承与创新”3门,入选江苏省高校美育优课大讲堂1门,获评江苏省高校美育精品课程1门。不断丰富高质量校园文化活动供给,承办江苏省教育厅、财政厅主办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拓展项目“文苑风韵—戏曲名家名段赏析”进校园活动,举办《当艺术遇见南通》公共艺术系列讲座,依托大学生梦想剧场,开展中华诗词、红色话剧、经典歌舞、优秀传统戏曲等美育实践活动,将艺术素养融入学生成长基因,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学校话剧团原创校园短剧《有我》在江苏省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获戏剧展演特等奖。五是劳育益行,打造多元育人新平台。学校制定《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与实施方案》,将劳动观念和劳动精神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起日常生活性劳动、专业创造性劳动、兴趣技能性劳动、社会公益性劳动等多元丰富的劳动教育体系。举办“践行工匠精神活动月”暨“职业教育活动周”系列活动,开展劳动模范、大国工匠进校园等以弘扬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劳动精神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挖掘师生身边涌现出的典型人物和事迹,打造劳动教育文化阵地。以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分层分类有序组织学生进行劳动实践,全年42支团队、2091名学生,赴全国各地开展理论普及宣讲、乡村振兴促进、发展成就观察、“返家乡”实践等实践活动,学校获评江苏省“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2名学生获省级先进个人,1名教师获省级先进工作者,1支实践团队获省级优秀团队,1篇调研报告获省级优秀调研报告,3名同学被江苏大学生乡村振兴计划录取。
服务南通建新功
南通职业大学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过去一年,学校党委领导班子积极开展“访企问需促发展”“我助企业攀新高”活动,走访行业、园区、企业120多家,与南通崇川经济开发区、通富微电牵头成立南通市数智技术产教联合体,与南通崇川经济开发区、智慧交通产业园和智行未来有限公司政行校企园共同投资打造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汽车产教融合基地,建成1个江苏省高职院校工程技术开发中心,组建智能网与新能源汽车、数字媒体、长三角托育等7个开放型产教融合实践中心,“数字技术应用专精特新产业学院”获批工信部首批专精特新产业学院立项建设,“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被评为南通市职业院校“校企双元育人示范项目”。
学校与一批南通地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超百亿产业项目开展深入校企合作,为企业和项目提供人力支撑和技术支持。组织南通企业专场校园招聘会,邀请中天钢铁、如东金光、中远川崎、江山农化、恒科新材料等796家南通本地优质企业进校招聘,提供优秀毕业生2952人,学校2023届毕业生留通就业率达57.9%。聚焦南通重点产业、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面向在校学生、企业新录用员工、新生代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退役军人等人群,广泛开展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培训,年内开展各类培训及技能等级认定超过15万人次。学校各二级学院与合作企业共建党建联盟,推动党员干部上门解读政策、宣讲知识、解决问题,全年为企业开展“四技”服务75项,合同经费1420万元,到账金额1259万元。学校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荣获在通高校服务地方经济贡献奖。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发布的《2023中国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中,学校入选“服务贡献卓越高等职业学校”50强。
校区搬迁展新颜
为进一步优化办学资源、拓展办学空间、改善办学条件,在南通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南通职业大学青年路校区将整体搬迁至钟秀校区。校区搬迁建设工程于2021年启动,本着“支持学校发展、保留城市记忆、延续建筑文脉、整合教育资源”的原则,按照“整体规划、分期推进”的思路,正在有序推进实施有序稳步推进实施。学校以校区搬迁建设工程为契机,积极整合校内资源,打造智能制造、现代建筑、数字技术、现代服务业、人文艺术等5个国家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申报国家“十四五”教育强国推进工程项目,获得中央预算内投资8000万元,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支撑。
过去一年,学校钟秀校区总平设计方案获得批准,搬迁建设一期工程五幢学生公寓楼和一幢信息中心大楼完成加固改造,二期工程国家级现代服务业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及国家级数字技术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大楼工程顺利开工建设,三期工程新建实训、功能用房及相关配套设施和剩余校舍加固改造项目的施工图设计和施工总承包完成招投标。新征得钟秀校区东侧土地14.4亩,新获得钟秀校区旧楼抗震加固工程省住建厅资助420万元和市财政1200万元一期校园搬迁专项资金。暑假期间,学校各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自觉成立和加入“党员突击队”,在学校党委的带领下,克服“天气热、人员少、任务重、时间紧”等现实困难,圆满完成学校青年路北校区整体搬迁清离工作和钟秀校区入驻准备工作,首批3500名学生开学后成功入住钟秀校区。在校区搬迁建设中,广大党员干部展现出的团结一心、不怕困难、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和优秀事迹,必将载入学校发展史册,成为学校未来蓬勃发展的精神财富和不竭动力。
新的一年,南通职业大学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其作为学校攀高争先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坚定不移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彰显“职大示范”;在建设国家“双高计划”院校中,打造“职大品牌”;在服务南通经济社会发展中,展现“职大担当”;在创建本科应用技术大学中,创新“职大模式”,奋力答好“强国建设、教育何为”的时代课题。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南通新实践贡献力量。
·崔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