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向两会报告

海门街道:美美与共,奏响城乡协同发展进行曲

产业兴旺、城乡融合、生活幸福——

智谷绿海——海门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

謇公湖生态公园一角

江心沙农场乡村公路

招商局重工海门基地

省级重大农业项目佳之味二期正按序时进度整体推进;文旅融合项目智谷绿海现代农业生态园正升级打造集农业采摘、观光、科普、乡村文化体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农旅综合体;总投资8亿元的服务业项目江湾渔歌正紧锣密鼓地进行改造前的准备工作……新年伊始,海门街道即以“奔”和“竞”的姿态,不断激活“存量”、扩大“增量”、催生“变量”,让高质量发展底色更足。

作为海门区的主城区,海门街道是全省区域面积最大、村居数量最多、辖区居民最多的街道之一,辖区内共有38个社区、27个行政村、逾35万常住人口。

回望2023年,海门街道全力推进“全域党建样板区”“乡村振兴先行区”“绿色发展引领区”“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区”“富裕文明宜居区”等“五区”建设。全年新建千万元以上重大农业项目12个,村营收入村均达150万元,高质量完成5个老小区提升改造,6个新项目地块实现清拆;街道获评全省基层党员冬训工作示范街道、“强富美高”新南通建设先进集体,解放西路社区“启慧园”获评全国文明实践巾帼志愿阳光站,三南村获评“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振邦村列入江苏省乡村旅游重点培育单位,越秀路社区入选江苏省数字商务社区试点工作案例……项目建设活力四射,乡村振兴有声有色,城市更新宜业宜居。“我们将充分发挥海门主城的区位优势、要素优势,全力打造幸福之城、活力之城。”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海门街道党工委书记陈忠说。

北沿江高铁完成全线桩基施工,海太长江隧道进入基坑开挖阶段,南通绕城高速海门段主体工程完工,疏港铁路一期建成交付,洋吕铁路先导段投入运营。随着一批重大战略交通工程建设取得新突破,海门区正全力对接跨区域空间规划管理等机制,全面融入“嘉昆太”朋友圈。而这种融入不仅仅是交通、产业上的协同,更有双方大量人流物流的互融,这就要求海门尤其是海门城区具备相应的城市能级。

加快发展服务业是一座城市推动产业结构转型优化、适应广大群众消费升级、提升城市能级的迫切需要。作为海门的主城区,海门街道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明显、生态环境优越、青年人才汇集、新兴产业集聚等优势,将2024年作为服务业攻坚行动年,在项目招引、营商环境、机制创新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打造高质高效的“全民招商”新模式,助力开发区培育“数字经济、科技服务业、现代商贸、文化旅游”四大服务业集聚区。今年,海门街道将力争培育“批零住餐”规上企业40家以上。

坐落于海门城区北侧的智谷绿海生态农业园是海门街道卓有特色的农文旅融合项目。园内建有2000多亩阳光玫瑰葡萄、枇杷、桃梨等特色水果基地、1000亩设施蔬菜基地和工厂化育秧基地。园区以农村田园为载体,打造了集农业种植、观光、科普、乡村文化体验、休闲娱乐于一体农旅融合综合体。园内有花园餐厅、枇杷茶苑、水上乐园、欧式民宿、蝴蝶谷、玫瑰园、四合院及游客中心等。旺盛葡萄、强盛蔬菜等颇具知名度的农产品品牌旺销长三角,经济效益显著,也带动了来自江浙沪的游客前来打卡游玩,吸引上海、苏州、无锡等地游客36万人次。

近年来,海门街道以农旅融合为方向,进一步结合地域及现有资源优势,打造集农业采摘、观光、科普、乡村文化体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农旅融合综合体。在智谷绿海主入口投资2500万元建设了包括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智慧农业中心、农产品检测中心、职业农民培训中心等在内的智谷绿海服务中心,进一步完善农旅融合综合体服务功能,走出一条具有都市休闲农旅的特色之路。

紧抓产业优势,发展服务业集群。陈忠介绍,今年,将围绕开发区高技术船舶海工、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主导产业集群,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信息服务两大生产性服务业。围绕高端配套,大力发展现代商贸、文体旅游两大生活性服务业。同时,实施“骨干企业壮大、规上企业培育、招商引资扩容、业态模式创新”四大行动,加强经营主体“提档升级”,持续为主城区经济注入新的增量。

眼下,补南村的白草莓进入采摘季,村干部和工人们每隔两天便要抽出半天时间到棚内采摘。“几年前,补南村还是个软弱涣散村,靠特色农业项目去年实现村营收入超过110万元。”村党总支书记王鹰懿告诉记者。

补南村位于海门城区西北首,临近叠石桥家纺城,前些年,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家纺小作坊,年轻人无心种地、老年人无力种地,村集体缺少增收项目。在海门街道与海门区农业农村局的牵线下,补南村与海门区农科所结对,成立了海门区科技农业示范基地,由村集体具体运营,并引入白草莓、海门蜜瓜、万年芋艿等特色经济作物。经过近几年引项目、拓市场、增销路,补南村成功摘掉落后帽子。

类似场景也发生在三南村。围绕提升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目标,三南村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2023年,三南村依托1700余亩特色黄桃园、梨树园、花卉园,举办首届南布洲文旅梨花节,带动农村人口就业近500人,村民每年增收达3—5万元。

海门街道现有耕地近7万亩,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大豆、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以果蔬、油菜、花生为主,畜禽养殖以生猪、山羊、肉鸡为主。去年完成粮食种植面积59700余亩,全年粮食总产量3800多万斤,蔬菜生产总面积67100多亩(含复种面积)。去年以来,海门街道紧扣“农业农村重大项目突破年”目标,高水平推进“乡村振兴先行区”建设。新续建千万元以上重大农业项目12个,其中苏洪智能生产线、佳之味、春江花园农贸市场、江湾渔歌、智谷绿海5个项目被纳入省农业农村重大项目系统。

近年来,海门街道始终按照“建设规模农业、特色农业、科技农业、现代农业”的战略构想和发展定位,着眼提质和增效,推动农业转型升级,通过引导培育,形成以稻麦生产、果蔬种植、农产品加工、休闲观光农业等为特色的农业产业结构。抢抓农业品牌影响。积极发展以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为主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现有农业龙头企业11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5家、市级2家,列海门区第一。海门街道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带头引领作用,持续加强佳之味、永井、伊威等精加工深加工水平,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推进水果、蔬菜等优势产业规模化经营,持续打响天籁村枇杷园、强盛科技蔬菜园、旺盛葡萄、东方雁红烧山羊肉等品牌。

去年6月,海门街道27个村、6家涉农社区联合入股组建“南通市海普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强村公司,通过村村入股、按股分红,为集体经济增收。目前,海普公司的部分经营项目已正式运营。其中,安置小区电瓶车充电棚项目、智谷绿海园区保洁项目、补南村蔬菜示范基地项目等预计投入200万元,回报收益率预计达20%。

“小区不分新老,只要宜居就好。”家住海门街道丝绸路社区的居民沈荣成谈到去年的老旧小区改造便赞不绝口。“从50个到200个,‘微改造’让我们这增加了很多车位!终于可以不用一大早起来挪车了!”

2023年,海门街道共有光明路江海路片区、人民西路片区、静海新村、通源新村(局部)及零星楼栋(解放中路片区)等五个老旧小区片区完成改造。这些老旧小区多数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因年久失修,存在屋顶破损、地下管网堵塞、绿化缺失、停车位缺乏、健身休闲等公共设施配套不全等问题,有些已严重影响到居民的正常生活。为解决这一问题,海门区住建局、海门街道细化改造流程,推行“一区一策”“一楼一策”,进行屋顶重建和维修、建筑屋檐修缮、公共楼道和部分建筑外立面出新、增加停车位、补植绿化、飞线整治、更换建筑外破损落水管、修整翻建破损道路、拓宽路幅、补建地下排水设施等改造项目。丝绸路社区、人民西路社区等加装电动自行车充电桩300多个,受到居民的一致好评。

去年,海门街道建成投用滨江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设置城区老年服务助餐点 6个,完成困难家庭适老化改造 66 户,创成省示范托育机构2家、省普惠托育机构6家,每千人托位数9.48个。滨江二社江心沙分中心改造项目、证大社区和丝绸路社区卫生服务站、街道区域性养老中心完工,5个文化礼堂、3个百姓舞台完成建设。在过去的一年,海门街道人民城市的成色更足;城市更新的步伐更实;生态环境的颜值更高;安全生产的屏障更牢;和谐稳定的本色更浓……

2024年,海门街道将继续以城市更新促进安居共富,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统筹推进各个地块征收工作,积极做好安置服务保障,聚焦城市精细化管理,持续推进物业提升工作。健全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实现管护内容清单化。全面推行农村人居环境“积分制”“红黑榜”,深入开展“星级清洁户”“最美庭院”评选活动。推行村级生活垃圾收运、河道和道路保洁市场化、机械化、一体化运作。同时,继续深化公共服务,推进科教文卫事业,推进基层医疗卫生设施建设,扎实做好民生兜底保障,着力聚焦“一老一小”群体,构建关爱“小”、照顾“老”的一站式“共融”服务新模式,着力建设全龄友好型城市,全力打造幸福之城、活力之城。

彩虹和风雨共生,机遇与挑战并存。今年,海门街道将继续围绕“五区”建设目标,力争在基层党建上实现“全链融通”,在居民物质精神上实现“全面共富”,在城乡社会环境上实现“全域和美”,在民生服务保障上实现“全龄友好”,在助推经济发展上实现“全民招商”,为海门区打造“一示范四城市”贡献主城力量。

·袁晓婕 黄天玲 黄丹凤 许菲菲·

本版图片由海门街道、陈新龙提供

2024-01-23 产业兴旺、城乡融合、生活幸福——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62060.html 1 3 海门街道:美美与共,奏响城乡协同发展进行曲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