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江海文学

乡里名人(散文)

——追忆我的父亲

□蒋志刚

在老家那一带,如果提到我父亲的名字,大多数中老年人都会晓得,一位出身农门、扎根基层、勤勉一生、乐于助人的“乡里名人”。

但凡人要有好名声,就需要做一些让大家知道并认可的事情。上世纪六十年代,父亲在郊区东风公社(后改为港闸区芦泾乡)任工副业组长时,牵头创办了位于唐闸的电子元器件厂,工厂步入正轨后,由社办企业升格为大集体企业。七十年代初,又被区里任命为位于芦泾港江边的东风砖瓦厂兼职书记,经营有方、产销两旺。企业红火除了向国家纳税、给集体缴利外,还为当地群众提供了近千个就业岗位。对当时大多数为温饱而奔波的农村家庭来说,有了一名可以每月领到工资的人,无疑是梦寐以求的大好事。作为先后兼任过两家企业的“一把手”,名传乡里也是自然的。

曾听许多人说过,父亲为人好,不摆架子,把工人当作家里人。他在砖瓦厂任书记时,有一天黄昏突刮大风,一条挖泥船没能按时靠岸,跟随着风浪向江中间漂去。如此小的水泥船,在狂风巨浪中要横渡近10公里宽的浩瀚长江,绝对是凶多吉少。生命大于天,心急如焚的父亲彻夜未眠,平日脸色红润的他满是倦容,一大早就带人赶到江对岸,抱着一线希望执着地沿着江边仔细寻找。结果竟在一条小港汊的芦苇丛中,找到了那条挖泥船和两位浑身泥浆的船工,真是喜出望外。劫后余生、惊魂未定的船工就像见到久别重逢的亲人一样相拥而泣,没想到厂领导会这么快就找来了。

父亲出生于现在越江路口的“顾家篱笆”,5岁那年经城里育婴堂登记并出具字据,被五里外的“白龙三圩”蒋家领养,遂改姓蒋名继堂。家里日间劳作、灯下机杼的农耕生活景象,为他的童年注入了勤劳、简朴、善良的养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更是如沐春风、茁壮成长。高小毕业后,就激情澎湃地投身于乡村建设事业,并坚守了一辈子。他17岁当上村团支书,20岁入党,21岁当了村党支部书记。后来,历任南通市无线电元件一厂厂长、东风砖瓦厂党支部书记、芦泾乡工业科长、乡农业公司经理、乡电力管理站长等职务。

他搞过工业、干过农业、管过电力,是位念了几年书的“工农干部”。不论在哪个岗位上,始终保持着一个农家子弟的质朴底色,与群众走得近,人家说话听得进。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实行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乡里任农业科长的他,就在自家承包的责任田里搞试验,经常下田耕作,摸索管理方法,与周边的群众分享种植经验。那年棉花苗床大面积遭到大风雨和冻害,他立马骑上那辆二八大杠,与农技干部、老农一起到田头会诊,察看灾情、听取意见,迅速采取补救措施,减少了承包户的损失,及时稳定了人心。

退休后,他成了一名老党员志愿者。多年的基层工作经历锤炼了他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的处事作风,更加树立了他在群众中的威望。对村里的重大事项如有建议、邻里之间如有矛盾……大家都愿意找老书记沟通;公共设施损坏、绿化带里脏乱差……第一时间找老书记反映。他总是仔细耐心地汇总情况,向村党总支和村委会反映,无形中成了基层党组织与群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八年前,随着周边企业的发展壮大,外来务工人员增多,大量涌入的私家车无处停放,给村民出行造成不便。他积极献策,请村委会出资,建成了停车场,有效缓解了停车难问题,村民们连连点赞。

2016年,组织决定以“蒋继堂党员志愿服务室”为基础,探索建立港闸区第一家“小院课堂”试点。他二话不说,迅速把自家堂屋、小院布置成政治氛围浓厚的学习课堂,连外墙也张贴起理论宣传板,并精神矍铄地以《我的入党故事》为题,开始了“小院课堂”的第一讲。大家听说老书记在家“讲课”,争先恐后抢着来听。市里多位理论专家也先后应邀而来,让这里成为“党的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窗口,众多媒体纷纷报道。

很难想象,他还曾是一位抗癌明星。1991年5月,被查出身患结肠癌,手术时脾脏也被一并切除,医生预言只能活一年。化疗6个疗程后,病情刚得到缓解,他便不顾同事的劝阻,重返工作岗位。大家都感叹,他能够创造抗癌30多年的奇迹,是因为他那股拼命三郎的劲头吓退了死神。他生前坚毅而豁达地说:“笑对人生、无憾无悔,说好要为群众服务一辈子,那就要说话算数。”

上个月,长期经受病痛折磨的他,终究离开了我们。虽是数九严寒,却天高云淡、冬日暖阳,四里八乡的乡邻赶来为他送上最后一程。众人目送着这位乡里名人在阳光和鲜花里渐渐远去,心里在默默地祈祷。

好人有好报。这,或许是对父亲最贴切的褒奖。

2024-02-20 ——追忆我的父亲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64194.html 1 3 乡里名人(散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