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学与思

守住社会道德底线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闵明

底线道德是全体公民普遍可行、可达的公共道德要求,也是人们常说的道德底线或道德的最低要求。一个社会的健康运作,需要形成全社会普遍认可、不容退让的底线道德。在传统文化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的,也不要施加给其他人)就是道德共识的经典表述,被誉为“道德黄金律”。在当代社会,底线道德具体来说就是不随地吐痰,不在非吸烟区吸烟,文明用语不说脏话等等;用更宽泛的词汇表达就是诚实守信、正直善良、遵章守法等等。

一个高度文明可亲的现代社会,道德底线不能下沉。我们常常视法律是最底线的道德、是道德的最低限度,但如果一个社会的最低道德期待、道德底线长期需要法律来坚守,那么这个社会也就失去了最基本的伦理秩序,而且往往道德的失序也会导致法治的失序。事实上,法律负责的是最基本的对是非对错的判断与裁决,但是在更为广阔的日常生活情境中,法律的触手是有限的,更多的社会秩序维持、伦理生活展开,还是需要“道德律”发挥作用。文明社会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公民的道德自律意识普遍增强,法律的出场情境逐渐减少。

所谓道德底线下沉,就是存在一些人对社会普遍遵循的伦理秩序不予承认,对通行的道德规范嗤之以鼻,比如不履行赡养老人、抚养子女的义务,对身边的善行善举冷嘲热讽等等,进而诱发更多的道德怀疑主义者出现,甚至有决然摒弃伦理道德的现象发生,由此影响社会整体的道德水准。为什么会出现道德底线下沉,甚至发生一些毫无道德底线之事、出现一些毫无道德底线之人呢?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想的侵蚀,“最适者最佳生存”“优胜劣汰”成为一些人的最高信条,在自我实现、自我满足优先的诱惑下,于我有利或无利成为价值判断的依据。当抛弃道德、不讲德性能够获得金钱、名声时,平等、公平、正义、友爱、温良等等德目就成为了有条件的“后置”价值观,它们通通从属于“个人利益实现”这个第一目标与最高价值。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需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基本道德信念,警惕道德底线下沉。正如《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所指出的,在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的大背景下,道德领域依然存在诸多问题,而中国式现代化又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高度与公民的道德素质水平正相关。因此,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不可须臾松懈。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基本道德信念是警惕道德底线下沉的应对之策。

增强全社会的基本道德信念,需培育道德理性以正确看待道德现状。任何时代、任何国家确立其核心价值观念、树立全民基本道德信念,都是进行长期德育教化的结果,期待一朝功成、一蹴而就的德育效果是不切实际的。针对当前社会上的道德实利主义、功利主义现象,我们需要理性的认识与批判。事实上,几乎所有经历着经济快速发展的现代国家,都面临着类似的道德境遇。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经济生活的富足、物质资料的丰富,是社会文化发展的基础,也是人们奋发努力去追求美好生活的天然动力。一股脑将社会伦理道德问题归因为经济原因是不太理性、不负责任的道德情绪主义表现。所以,增强全社会的基本道德信念,首要在于培育人们的道德理性,使人们能够理性、审慎地看待道德现象,客观、合理地建立道德信念、道德理想。

增强全社会的基本道德信念,需完善制度安排以保障朴实之道德观念深入人心。有效的制度设计应该是一个社会、一个国家建立全民皆自觉遵循之道德底线进而形成良善道德风气的根本保障。制度的力量在于,能够引导社会资源快速积聚到正确方向,比如通过制度考定、制度考核,使“德必得其位”,使“无德无行而取厚利,必有奇祸”,由此凸显制度的公正裁决能力,社会也必然会持续产生风清气正、善恶必得其报的“正能量”。良善的公民道德培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保障,也是现代化建设成果的显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指明,“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颁布,明确了在新的历史时期公民道德建设的行动指南。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不断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必然要求。

(作者系南通市委党校讲师、哲学博士)

2024-02-26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64756.html 1 3 守住社会道德底线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