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糕店里的裱花学徒,收拾花草的农艺师,拿起清洁工具的高端家政员……一些在读或已就业的大学生,选择去干轻体力活,换种活法,成为当下一种新现象。
多一种技能,多一种“踏实的幸福”
报班学了10天做面包的宏达(化名),已经会给40种面包打面、整形、开酥。她这样形容这段经历:“大家在温暖的小屋里仅仅投入做面包这一件事,仿佛忘掉现实生活中的烦恼,人为造起一个乌托邦。”
保研到985学校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后,宏达尝试从“好学生”模式中抽离出来,在暑假选择去学校附近的面包店做学徒。“我一直想学做面包,也觉得可以多一种技能,多一条路。”
在烘焙行业,“做成一个蛋糕”的即时反馈让宏达获得更多成就感。“做面包能给我带来踏实的幸福,做了就会有成果,一块美味面包的意义在我眼里胜过死记硬背一本书。”
许多像宏达一样的大学生把“轻体力活”当作“一技之长”,在互联网上分享自己的经历。他们眼中的“轻体力活”没有特别精准的定义,泛指更多依靠动手技能和体力的工作。
躬耕于确定的生活
“这里没有格子间,更不会有加班,农村都是太阳下山了,大家也就都歇着了。”在农场工作的悠悠(化名)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悠悠大学毕业后在一家设计院工作,加班严重,回家只想躺在床上休息,后来辞职来到北京郊区的一家农场做志愿者,种花生、端盘子、揉面包等农场里的活都做过,最后成为农场正式员工。悠悠提起工作有一份满足感:“我现在是面包咖啡馆店长,参与农场新项目的策划与设计,偶尔也会干农活。”
“工资是原来一半,但村里什么都便宜,有1个月的冬休。”悠悠说,惬意生活也带来一些新问题。“村里商店关门早,文娱活动单一,也几乎没有同龄人。”
放弃体面的工作,转身加入“轻体力劳动”,听起来好像在走“下坡路”,仿佛意味着教育资源的浪费、收入下降、生活条件“降级”,但像悠悠一样的昔日“白领”看中的是工作和生活之间更明确的界限、一种由自己掌握的确定感。
确定性并不意味成长停滞。“2023年我策划了一间田野里的咖啡馆,当了店长。”悠悠说,“新一年,农场还要办民宿,在这里总有新东西推着你往前走。”
“白纸”画出另一种可能
社交媒体上,一条以《在沈阳做保洁,一天赚1800元》为题的视频引人注意。视频中几位青年热情洋溢地介绍所在地点,随后手脚麻利地擦拭灰尘、去除污渍,每单收入过千元。他们所在的盛京蜗牛管家是东北第一家以年轻化群体为主要服务人员的家政公司,20多名清洁人员都是“90后”大学生。
“很多大学生以前没有接触过家政行业,是‘白纸’一张,培训后的服务会更标准化。” 负责人张扬介绍,公司主要服务客户单价偏高的高端住宅区。
团队成员小峰对记者说,大学毕业后选择这份工作是出于“短择”心理,但慢慢体会到了“轻体力劳动”的好处。“不用坐班,比较自由,而且人际关系比较简单,现在月入七千至一万元不等,对自己的状态还是比较满意。大学对人的教育更多在思想、为人处世方面,这些都能运用到工作中,比如和客户的沟通、对需求的拆解。”
生活需要新鲜度。在成员人数已接近7万人的豆瓣小组“轻体力活探索联盟”中,聚集着渴望摆脱社会惯性的大学生。不断开拓“轻体力工作”的探索者们怀抱着同一种理念:读书与职业并不需要捆绑或挂钩,要有勇气探索更多可能性。据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