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看南通

以人为本、修旧如旧——

千年古镇再放新光彩

9日,春风和煦,暖阳斜斜地照在通州区余西古镇北街的民房间,透过屋前的桂花树,洒在崭新的水泥路上。“去年年底以来,二甲镇及余西社区启动余西古镇修缮工作。经过数月施工,初显成效。”二甲镇建设局工作人员彭飞说,古镇保存着珍贵的历史信息,二甲镇将在合理的保护和修缮中,让余西古镇再放新光彩。

千年古镇,遗留历史印迹

“从我爷爷奶奶那辈开始算,我家在这里已经住了5代了。余西古镇最宝贵、最难得的地方在于,一些标志性的遗址都保留着,比如龙街的‘龙鳞’、北街的‘龙眼’,还有郁氏牌坊、孝子坊、朱理治故居、精进书院、朱晋元宅……”古镇退休职工曹承祖今年77岁,说起幼时的古镇,老人陷入了回忆,“1958年以前,这里叫龙城,是周边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当时的余西区政府就设在这里。那时候的古镇白墙青瓦、质朴低调。”

余西是一座有1000多年文字记载的历史古镇,古名余庆(庆余),因城廓设置形似龙,又名龙城(地)。古镇内古建筑面积达16000多平方米,拥有传统历史建筑近60处,传统文化深厚,物质文化遗产丰富,风貌保存较好,是通州地区具有地域特点的传统聚落。

近年来,针对古镇的实际情况,二甲镇以“尊重历史,还原真实;价值导向,应保应保;合理利用,传承发展;以人为本,共建共享”的原则为导向开展古镇保护建设工作。彭飞介绍:“我们结合古镇当前的情况,按照轻重缓急、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编制了《二甲镇余西历史文化名村保护性建设实施规划》,确定古镇保护建设的近期、中期、远期的阶段性目标。在此过程中,召集不同群体开展了多次座谈会并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建议。”

系统改造,便利百姓生活

北向南漫步在422米的龙街上,两侧或是斑驳的粉墙黛瓦,或是紧锁的深宅大院,脚下是刻着历史痕迹的“龙鳞”。“‘龙鳞’就是保存下的花岗岩碎石。此次修缮,我们尽量保留了龙街原始的痕迹和韵味。”彭飞说。

去年11月,针对街面系统改造、巷道立面修复、苍溪广场建设(法治广场)、牌坊节点修缮等项目,二甲镇及余西社区启动余西古镇修缮工作。余西社区副主任曹汉忠介绍,街面系统改造主要实施的是龙街工字型步行巷修缮改造。步行巷由422米龙街、220米南街及450米北街组成。修复了龙街传统特色“龙鳞”铺装,更新了580米污水管、808米雨水管等市政基础设施。“特别是北街,目前有200余户居民住在这里,路面翻新后解决了雨天积水问题,便利了他们出行。”

在曹承祖家的庭院里,有一口古井、一张老条石搭的凳子,庭院东南侧生长着一棵桂树。“这是我家的祖宅,从民国后期建成至今已有80多年历史,经历了几次修补、改造,都是在不改变原来风格样貌的基础上进行的。”老人坦言,“古镇虽然配套设施简陋,生活没有城里方便,但是空气清新、环境安静,大家的生活节奏悠闲、安逸,年长的人还都愿意住在这里。”

经过法治广场,几名居民在这里散步。“这里原来是一块空地,种了些树木。政府把这里打造成了集法治教育、游园景观、健身娱乐于一体的文化阵地。每到晚上,广场上都非常热闹,跳广场舞的、健身的、散步的,还有蹒跚学步的娃娃……”退休老医生顾鼎江感慨地说,古镇修缮,让他们的生活更便利、更舒适了。

修旧如旧,弘扬传统文化

古镇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如何做到尊重历史遗存,在“修旧如旧”的基础上进行保护性利用,关乎历史文脉传承与发展。今年,围绕古镇特色单点建筑及非物质文化保护建设,二甲镇计划实施蓝印花布文化中心重建、精进书院保护修缮、门楼遗址重建、龙眼井修缮保护等项目,尊重历史,还原真实,恢复古镇历史记忆。

“这块地原来是个老五金厂,占地约3.5亩,后来厂关了,厂房闲置,慢慢破旧成现在这样。”站在原址大门处,彭飞介绍:“蓝印花布发源于二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二甲镇计划将这块场地重建成蓝印花布文化中心,作为蓝印花布制作工艺与手工作品的展示场地,将旅游体验与非遗传承培养结合起来,帮助人们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项目预计可于今年年中启动。”

彭飞说,古镇保护和修缮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系统工程。根据《二甲镇余西历史文化名村保护性建设实施规划》,2023年至2027年,二甲镇计划每年实施完成一批古镇保护性建设项目,通过几年的努力,使古镇的基础设施水平得到明显提升,群众的居住生活条件得到显著改善,传统建筑得到有效保护,历史风貌得以恢复,成为展示和弘扬通州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

本报记者 徐爱银 任溢斌

2024-03-11 以人为本、修旧如旧——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66103.html 1 3 千年古镇再放新光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