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这几天的南通日报,一条条消息令人振奋:南通中集太平洋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为德国一家公司建造的,全球首制大型立式超高LNG双耳船用燃料罐第一船套顺利装船发运;皓晶集团江苏海门基地生产的最大单块玻璃建筑立面,通过吉尼斯认证,为中国再添一项世界纪录;罗化芯显示科技开发(江苏)有限公司研发的灯珠,尺寸微缩到0.3毫米以下,厚度更是只有0.15毫米,是普通灯珠的数百分之一大小;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制作技术一直被国外企业垄断,1999年被如东企业联合东华大学等一些科研院所打破后,在该县形成产业集群,今年一季度应税销售突破了百亿元……这充分说明,南通企业不仅拥有到全球市场去打拼的勇气,更有科技创新支撑企业发展的底气。从成果的不断涌现看,我市崇尚科技创新的生态环境越来越令人垂青,这也是我市前期从政策制定、资金支持、知识产权保护、科研机构建设、人才培养与引进等多个方面加强科技创新工作获得的回报。
科技创新的成果需要转化为生产力,生产力的最终成果就是形成产品走向市场。产品能获得市场的高度青睐是硬道理,无论是新研发还是在原来基础上升级换代,都离不开科技创新这个开路先锋。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市场预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提高生产力和质量。习近平总书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无疑是一座灯塔,在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市场开发龙争虎斗的环境中指明了方向。
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是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实践是因地制宜、因企制宜,只要大家目标一致、奋斗不息,各种“新”就会脱颖而出,形成不可阻挡的力量,勇敢地去占据市场制高点,拼出经济的高质量和发展的加速度。·赵勇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