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
阳春三月,桃红柳绿,正是春游好时光。
曾经的春游往事,仿佛乡村小河里微波细澜,在阳光的照耀下,星星点点闪烁在我们记忆的天空……
康庄小学,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建立的公立制小学,实行六年义务教育。虽然是乡村小学,对于学校组织的春游,我们还是向而往之,激动得几夜难以入眠。春游,是集体活动,那时没有汽车接送,全部靠两条腿步行。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沿着弯弯曲曲的泥路,奔向狼山。经过桃园大队的桃树林,如入云蒸霞蔚的绝美仙境。一株株、一树树、一片片粉红色桃花盛开,犹如阳光下小孩儿红嘟嘟的笑脸。我们欣赏着绽放的桃花,桃花何尝不在注视着我们?同学们叽叽喳喳地议论着赞叹着,好像一群捎来春光明媚的喜鹊,飞进了桃花源,让我想起了“鸟语花香”的成语。班主任张家祥在春游前多次讲过,春游时要细心观察,用心体会,回校是要写作文的。老师带领我们春游,只是换了一种环境的学习。课堂,从学校教室里搬到没有围墙的大自然校园中。
那时的狼山,没有围墙的,敞门入山,无需花钱买票。我家住在狼山脚下,经常登山远望,对于狼山太熟悉了。再熟悉,春游到狼山这样的集体活动,我不会缺席的。
记得那次春游最深刻的一件事,就是参观狼山半山腰的南通市聋哑学校。有位学生双手用粉笔在黑板上画马,三下五去二,两匹骏马奔驰而来,栩栩如生。这位身残志坚的纤弱学生,犹如辽阔草原上跨在骏马上的伟岸汉子,闯进我们学习的校园,一颗艺术的种子播在我天真的心灵,让我爱上了画画。聋哑学生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那种锲而不舍勤奋学习的精神,成为我们少年“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榜样。
时至中午,这是我最尴尬的时刻。吃饭,家庭条件好的同学,都是到山脚下饭店花钱吃碗面条,买上几个馒头包子。大部分同学带着从店里买来的零食,分而食之。我呢?是母亲用面粉摊的“烧饼”,就是面粉加盐拌水成糊,铁锅加热摊成薄饼,撒点葱花,倒也香味扑鼻。母亲用小毛巾包好,让我春游当中饭。看着同学们吃得津津有味,我只好躲在一个偏僻旮旯里,偷偷地啃着干面烧饼。嘴巴干了,到山前小河里捧上河水解渴。那时河水没有污染,干净得如猫眼睛,浅蓝透亮,喝在嘴里还有丝丝甜味。哪像现在小学生春游,双肩书包里塞得满满的,吃的喝的玩的,都是从超市里采购回来的。
狼山,是山下孩子的天然乐园。上小学时,我们的书包没有这么沉重,作业没有这么繁多,有的是时间,到山上去玩。从山脚冲到山顶,只需要十几分钟,哪儿是爬山?健步如飞,简直是飞奔啊!爬山,那是从山的西侧,还没有修成山路,我们抓着树枝,攀登岩石,艰难地爬行。也有意外的时候,失足滚下山坡,还好,有树挡着,不会摔下山去,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自古英雄出少年”,形容山下少年的我们,也不为过。围山而游,乐此不疲,我们躺在石头上眯着眼睛仰望天空,金色的太阳照射在支云塔顶,闪烁着炫目的光芒。参差不齐的石块缝间,茁壮生长着不知名的野花,吸引着我们贪婪的目光。没有人播种,没有人哺育,野花烂漫,清香四溢。这时,耳边响起老师的谆谆教导:“你们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不要做温室里的花朵,要经风雨见世面,努力学习,长大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野花真好!我采摘了一大把拿回家,插在玻璃瓶里,满屋花香洋溢。母亲从生产队放工回来,看到瓶子里的花,问我好看吗?我说,当然好看啦,不然我还不采回来呢?!好看的花你采回来了,别人看什么?说完,母亲转身做家务活了。什么意思?我一夜没睡着。第二天早晨,我看到玻璃瓶里的花,垂头丧气,没精打采。我明白了,玻璃瓶里的花再好看,生命是短暂的,大自然里栉风沐雨的花朵,生命力最旺盛。母亲的话和老师的教导异曲同工,怪不得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呢!
上小学的孙女告诉我,下周学校组织到狼山春游。我知道,这是做爷爷的当一回“后勤部长”尽责任的时候到了,我说,你需要什么?我带你去超市买。孙女说,我不要超市的东西,我要爷爷做的“狼山披萨”。狼山披萨,其实就是用干面摊的烧饼。有天下大雨,孙女要吃披萨,我说,天下着雨呢!怎么去买?我用面粉加鸡蛋打成糊,摊成薄饼,把梨子苹果切成碎粒,包起来给孙女吃。好吃!这是什么披萨?我说,“这是狼山牌披萨”。孙女吃起了念头,时常叫我做。没想到,她春游,竟然也要带这不登大雅之堂的土披萨,作为爷爷,怎么能拒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