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时代重任,“当”有为青年。
“作为南通青年一代,我们应乘势而上、奋勇争先,为南通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贡献青春力量。”“站在新起点、新赛道上,我们青年应该在比拼中奋进、在奋进中赶超、在赶超中突破,‘竞’出更美好的未来。”在6日举行的全市纪念五四运动105周年主题团日活动上,6名来自不同领域的青年代表分享了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等舞台勇当排头兵和生力军的感悟,展现南通广大青年奋力攀登、刚健有为的精神风貌。
向基层扎根
淬炼别“young”青春
从大学生村官到共青团岗位,从机关部门再到基层一线,对如东县双甸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丁林洋来说,这些经历让他深切感受到个人与组织的关系如同鱼之于水,价值共生,彼此依存。
2019年下半年,丁林洋初到双甸镇挂职时,被安排分管建设、国土、城管工作。“当时领导找到我,希望我能接下征地农民进社保的整改攻坚任务。”责任越大,压力越大。丁林洋带着条线同志,逐村组织排查涉及地块基本情况,和涉及村居、上级部门反复商讨确定安置方案。面对群众的不理解、不信任,他组织镇村干部挨家挨户宣传解释。在基层工作中,丁林洋亲身经历了违章拆迁的惊心动魄和新冠疫情冲锋在前的勇气担当,也经历了“拿地即开工”、项目建设扛红旗的难忘时刻。“‘竞’的本领就是要从攻坚克难中不断练就”。
对90后“新农人”李维杰来说,青春就是在广袤的土地上,用汗水书写青年一代的担当和使命。
“还记得那一年,26岁的我带着5位农民‘C位出道’,成立了通州区高德农产品专业合作社。”2016年,怀揣着振兴家乡的期待,李维杰创办了农产品专业合作社。从未从事过农业种植,他一边自学种植技术,一边招引懂农业、有技术的老农户,拓展壮大自己的“创业天团”。当初流转土地700余亩,经过不断摸索经营,目前合作社成员达104人,经营面积1000余亩,建成高效农业设施600余亩。去年合作社年销售额达2500万元,累计帮助160余名周边农户实现大幅增收,还聘请村里的弱势劳动力群体加入。
破技术难关
以创新驱动发展
从2020年1月18日项目签约,到2022年1月3日第一炉焦、3月30日第一炉铁、4月2日第一炉钢、4月4日第一根材下线,中天钢铁在三年时间里,用汗水浇铸了一个奇迹:一座千亿级“绿色钢城”在海门1万多亩的荒芜滩涂上拔地而起。
在中天钢铁集团副总裁、中天钢铁集团(南通)有限公司总经理董力源的带领下,公司仅用7个月时间,就将上万亩建设用地的标高从3.7米吹填到5米,桩基深度最深达到54米。同时,公司还在信息技术领域持续发力,探索“5G+钢铁”“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前沿信息技术,通过“信息化平台”“智能化系统”“自动化设备”三化合一,大力提升劳动效率。目前,中铁公司已成为钢铁行业里首批通过国内制造业企业最高等级CMMM四级认证的企业。
在完成法兰克福大学生物材料学博士学业后,陈大凯投入到结构性心脏病领域的医疗器研工作中。2018年9月,陈大凯回通创办了科凯(南通)生命科学有限公司,“从公司成立第一天,我的目标就是要具备足够的全球竞争力。”因此,公司在注重研发的同时,积极进行产业化准备,在南通布局了国内最大的瓣膜零件机加工中心,在青海成立一个万级牛心包基地。“目前,科凯已有三款产品完成临床试验,预计2024—2025年获批上市,其中有款产品技术应用获评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朝梦想奔跑
“竞”出更美好未来
“国之重器”不止于大,更要从“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智造”。从国内第二代风电安装船“铁建风电01”,到全球第四代风电安装船“伏尔泰”,再到丹麦风电系列项目,都有启东中远海运海洋工程有限公司项目管理部建造经理白润平带领团队攻克难关的身影。在大吊机法兰的制作和加工及固桩架的安装精度控制过程中,大家发现其中直径二十几米风电安装船大吊车法兰段制作加工由于板材特殊,超厚热输入难以控制变形,而这种加工技术被国外所垄断,“这种法兰我们为什么不能自己去尝试建造?”带着这份傲气和对国家的荣誉感,白润平带领青年专业团队研究制作,一点点实现了在该领域的突破,并顺利应用在2023年交付的全球首艘最先进第四代风电安装船上。
“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没有捷径,唯有实干。”作为南通青年一代的年轻干部,分享扎根基层的感受时,如皋市委副书记陈威涛说。
在如皋分管项目建设、农业农村的时间里,陈威涛切身体会到,面对资源、空间等要素日益趋紧的态势,要发挥年轻干部的拼劲闯劲,以上率下带领条线同志加大资源拼抢、向上争取力度,全力为项目建设清障护航,以“实干指数”换取项目的“突破速度”。“在乡村振兴工作中,既要重点解决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不平衡等问题,切实把农村打造成为能记得住乡愁、传得下文明的生活休闲空间;还要持续挖掘特色资源禀赋,在‘讲好长寿故事、做足富硒文章’上出实招。”陈威涛说。
本报记者 王颖 卢兆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