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员额法官 李金萍
虽然算得上是一名“90后”,但我进入法院已经有12个年头了。12年,4000多个日夜星辰,早已不知不觉间充盈着我的内心,装点出一个法学生的逐梦青春。
基层法庭的“小陀螺”
在通州区人民法院里盛传着这样一句话,“青年人要下到最能锻炼人的基层去!”为什么锻炼人,又为什么下基层?我的工作第一站——原通州法院张芝山人民法庭给了我答案。
从婚姻家事案件中看尽人生百态,从合同纠纷中感受专业繁杂。人案矛盾大的时候,我需要同时跟着3位法官,每天忙碌于送达、调解、开庭,还有庭里的宣传、党建、内勤,这样的工作节奏,常常吃住在法庭,也把我变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陀螺”。然而,也是这样的5年法庭时光,磨炼了我的豁达坚韧,教会我忙中有序,更重要的是如何运用法律思维和群众语言,于人间烟火中守护基层百姓的万家灯火。
执行一线的“女汉子”
2018年,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战役打响。我作为青年力量,被输送到执行一线。刚到这个95%以上是男同志的队伍,内心更多的是“惶恐”。怕的是刮风下雨、严寒酷暑的起早贪黑,也怕个子不高、气场不强的我,面对嚣张跋扈的被执行人,能不能镇得住?
可当我真正开始融入这支队伍时,看到执行老兵袁东华长期扎营执行,却一次次“失信”于女儿的信息;看到执行女兵葛娟为了兑现工人工资,重压之下谈判抵押权人而熬红的眼睛;再到自己用女性特有的耐心、永不言弃的恒心,收获当事人的一次次暖心时,我才更加领悟,执行的一头是执法如山,另一头是民生福祉,从一纸判决到权利实现,需要的不仅仅是体力,更是使命和担当。
从2018年到2023年,我办结案件2100多件,年均350件。从“弱女子”到“女汉子”,这是我执行6年的无悔青春。
刑事审判的“追光者”
时间的齿轮再次转动,今年年初,因为岗位调整,我来到了刑庭。“公堂一言断胜负,朱笔一落命攸关”,法槌起落的千斤重担和责任,这一刻变得更加具象化。
在刑庭的100天,是我倍感焦虑的100天。刑事审判的思维、庭审经验的积累、法律政策的研读、政治大局的把握,每一环都要从头学起。查事实,审证据,学程序,钻法律,促调解,8小时已经远远不够,只能抓紧一切时间来充电。于是,我下班比以前更晚了。幸运的是,这个平均年龄31岁的年轻集体,将青年的朝气与活力,团结与拼搏融入日常,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和力量。每晚大楼里亮灯最多的是我们,灯亮到最晚的也是我们,我们犹如不知疲倦的“追光者”,熬夜奋战,向着公平正义的路,全力冲锋!
因为热爱,所以选择,因为选择,所以坚守。细数这12年,满程荆棘勇跨越。开出南通首份“信用修复证明”,获最高院、省高院、省信用办肯定推广;向支付宝公司发送的司法建议获得回函感谢;全国法院系统案例分析三等奖、全省优秀论文……还有那站在熠熠国徽下的高光时刻,一路繁花一路歌。
甘将奋斗作时雨,润出桃花一片红。于脚踏实地中细细耕耘、在仰望星空下坚守选择,我们吃过的每一份苦、受过的每一份累、流过的每一滴汗都不会白费,它们会成为一束束光,照亮我们前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