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水稻秧苗坐上了“电车”——

一天多育秧250亩

19日,启东市北新镇冬娟家庭农场负责人杨永金起了个大早,顾不上吃口热乎饭,就赶着前往高标准农田基地,“趁着这几天天气晴好,赶紧把秧苗都育好,不能耽误后期水稻种植。”杨永金边说边驾驶着铲车,将育秧苗所需的营养土一车一车运到田头。

另一侧,育秧流水输送机旁,20多名工人早已等在田间地头,杨永金的铲车一到,他们便忙活开来,摆放育秧盘、添加营养土和稻种、盖上泥土,大家分工明确、忙而不乱。随着机器“嘎吱嘎吱”的声响,完成一道道工序的秧盘依次传送出来,由工人搬运摆放至成型的田间。

“别看这输送机不起眼,育秧效率可高了。原来采用全人工育秧,每天大约能育150亩稻苗,有了这个机器后可以提高至每天育秧400亩。除此以外,机械化育秧具有种子播撒更均匀、节省成本、高产稳产等优势,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杨永金介绍,为抓住这几天的晴好天气,前后利用3天时间完成育秧工作,工人们已提前进行田间管理,为1300亩水稻种植打好基础,接下来的一周还需控制好育秧盘内的湿度。

去年,冬娟家庭农场水稻种植面积1000亩,亩产达1300斤。今年在南粳5055、南粳46两个品种的基础上,增加了优品南粳8911,种植面积随之增加300亩。“种田也需要大胆创新,我们每年都会更新水稻品种,新品种产量高、口感好,相信通过精心培育会有好的收成。”杨永金笑着说。

本报通讯员 张春柳 本报记者 黄海

2024-05-21 水稻秧苗坐上了“电车”——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73426.html 1 3 一天多育秧250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