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要闻

“90后”青年书法家张凯解锁新身份——

青春作笔韶华为墨写未来

18日,由中国书协主办的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览进京展在京开幕,集中展出了275件来自全国各省区市和港澳台地区、海外的华人书家作品。我市青年书法家张凯携楷书《耶律楚材诗数首》入展。

同日,江苏省青年书法家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南京召开,张凯等11人受任江苏省青年书法家协会第四届副秘书长职务,他将以新的身份践行初心使命,带领南通青年书法工作开启新的篇章。

面对“大考” 心无旁骛

全国书法篆刻展览每四年一届,号称书法界的“奥林匹克”。与往届不同的是,本届书法篆刻展改变了初评方式,先由各省市书法家协会初评,再交中国书协复核;同时,首次设立进京展——从终评选出的958件入展作品中,遴选出275件代表作品到北京展出。

“规模大、等级高,意味着竞争就大。”但面对“大考”,张凯习惯以平常心沉着应对。他说:“写什么内容、选择什么字体需要好好琢磨。到了后期创作,反而是最轻松、愉悦的时刻。”据他回忆,某天晚上吃完饭回到工作室,他便执起笔“说写就写”,4个多小时全神贯注、心无旁骛、一气呵成,完整写就楷书千字诗文。

为何选择小众的“耶律楚材诗”?张凯表示,国展在改革,身为创作者也要不断出新。“投稿的时候,会面临题材内容重复的情况。我也是偶然得到这本诗册,而且没有见到身边其他书家写过,我就决定买过来进行创作,也希望给大家带来新鲜的视觉感受。”

“小将”不小,凭实力“领跑”。其实,早在2019年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展览上,他就已经“一战成名”,凭借楷书、行书、草书三种字体作品入展,成为全国唯一三体入展的“90后”书法家。

后起之秀 实力“领跑”

张凯1993年出生在徐州。小学时的他上兴趣班,在父母的监督下学练书法。没想到,越学兴致越高,书法在他眼里,慢慢从“难啃”的功课变成了兴趣。“成就感是我坚持下去的原因。”他直言,因为坚持不懈地练习,他的字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和同学的夸赞,这些给予他足够的信心。2015年,机缘巧合下,他结识了徐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单晓光。“也是拜师后,我的字才有了法度,书法水平得到明显的提升。”张凯表示。

技艺的进步直接体现在个人荣誉墙上。多次在全国各级各类书法比赛中获奖,荣膺“兰亭七子”称号,也是我市首个获此荣誉的书法家;获江苏省文艺大奖·第四届书法奖、“江左风流奖”第九届江苏省青年书法展最高奖等;作品入选江苏十佳青年书法家作品展、江苏省青年书法篆刻“五书一印”六十家系列作品展——行书十家篇等。

出色的履历,不仅让业界专家学者为之点赞,还吸引众多书法爱好者“心向往之”。“75后”陆女士跟随张凯学习书法已三年有余。在她看来,张老师有着超乎同龄人的成熟和稳重,但又有着幽默而随性的性格。“从听说老师三体入选国展,我对他的崇拜感就油然而生。接触之后发现他的书法不是一板一眼,而是在舒服、自然的状态下产生。”

上下求索 热忱奔赴

张凯现任职于南通书法国画研究院,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江苏省书法院特聘书法家、江苏省紫金文化优青人才、第二届江苏文艺“名师带徒”培养对象、南通市书协理事、市“江海英才”培养对象、崇川区书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南通大学艺术学院特聘教师。

5月18日,江苏省青年书法家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南京召开,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成员。在随后召开的第四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上,张凯“解锁”了新身份,担任江苏省青年书法家协会第四届副秘书长。

走上新岗位,他表示将肩负这份责任,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同时,为社会服务,为广大青年书法工作者、书法家服务,并力所能及地参加公益活动,如书法讲座、沙龙等,传播传统文化,弘扬书法艺术。

对于书法求学者,他建议,一方面要致敬经典,向经典学习,好的书法,都是要以学习古代经典法帖为基础;另一方面要不怕吃苦、持之以恒,以虚心的态度,坚持去练去写。付出之后,肯定会有所收获。

“继续创作,积极投稿,努力参展”,这是张凯一直以来的追求。目前,第八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已进入征稿阶段,他正认真准备,冲击中国书法艺术最高奖。

本报记者 杨镇潇

2024-05-21 “90后”青年书法家张凯解锁新身份——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73437.html 1 3 青春作笔韶华为墨写未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