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时评

提高科技“含金量” 为乡村振兴增动能

□周婷婷

立夏时节,在位于如皋市白蒲镇合兴村的恒孚稻米农地股份合作社内,水稻育苗用播种机正繁忙地运作。据报道,这样一台水稻育苗用播种机,一小时可播种18亩稻田。

近年来,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积极推广农业新技术下乡,不仅在育秧环节实现了机械化,还通过田间管理、作物搭配等方面的创新,提高了水稻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这些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为农户提供了新的农作思路,也为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科技助农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我市坚持科技助力农业发展,形成了以花木盆景、桑蚕丝绸、畜禽养殖、海洋水产等为特色的一体化发展格局。2023年,我市建成市级以上“无人化”农场51个、特色农业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36个、农机农艺融合示范点18个,超进度完成计划任务。科技如同一缕春风,吹拂着农村广袤大地,使之焕发出新的生机。今年以来,我市各地的“科技密码”举措越来越多,让丰收底色更加亮眼,也为我市现代化农业发展注入了更加强劲的动能。

过去农民手持镰刀、弯腰割麦的场景,正逐渐被“科技下地、云上种田”的方式所取代。农业机械化、智能化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抓手和基础支撑。机器直播种植、无人机植保、收割机收割等现代化农业技术成为科技助农的有效手段。智慧农业作为一种新型农业模式正逐渐兴起,现代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等先进技术将农业生产和管理过程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我市要持续加强农机装备保障,推动粮食作物农机装备转型升级,推进粮食生产“无人化”农场、特色农业全程机械化基地建设。还要加快遥感、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加工等领域深化应用,推进农业“智改数转网联”,争创省级农业数字化建设试点。

科技种田,越种越甜。科技助农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智慧农业的转变,助力实现了低成本、高质量和高产量。农业机械化、智能化,极大降低了农民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力,同时有效提高了自然资源利用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效益。农业部门要多举办“送科技下乡”活动,将科技助农带到生产一线,加强科技创新引领,提升农民农业技术服务能力,提高农民综合素质,达到科技支农、强农、富农的作用。要促进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振兴的队伍中,动员更多农技人才深入田间地头,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让科技创新成果惠及广大农民,真正把乡村人才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新动能。

2024-05-21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73450.html 1 3 提高科技“含金量” 为乡村振兴增动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