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专版

潮涌江海千帆竞 奋楫通商涛头立

南通市工商联(总商会)特别报道

勇立潮头,乘风破浪!

南通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祥地之一,通商群体是南通的最大特色、最大资源和最大优势。“强毅力行,通达天下”,是数百年积淀而成的“通商精神”。在此感召下,一代又一代的通商开天辟地,闯出了一条又一条敢为人先的新路,推动南通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目前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超70%,民营经济税收贡献率占80%,吸纳就业人数占城镇就业人口比例超90%。

潮涌江海,生生不息!在历史与时代的交汇点,百万通商步履不停,传承精神、昂首阔步,共同谱写新时代企业成长、区域发展共生共荣的新篇章。

敢闯敢为,勇立时代潮头

百年历史长河里,通商始终在场,笃志不倦。“强毅力行,通达天下”,不仅是新时期通商精神的写照,也与百年里积淀下来的通商特质一脉相传。

位于市北高新区的通富通科生产基地里,净化厂房清凉而明净,身着无尘服的工作人员分外忙碌。今年2月底,具有世界先进封测水平的Memory产品制造工艺集聚通富通科,加快实现通富微电高质量发展。发展数年,通富微电目前是掌握全球最先进的封装技术工艺的集团化、国际化的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企业,更是百万通商一个奋斗缩影。

以时间为轴,通商奋斗之势跃然纸上:改革开放之初,广大通商筚路蓝缕、白手起家,推动南通民营经济星火燎原,形成了家纺、建筑等特色产业。新世纪前后,广大通商,创造了民营经济又一个黄金发展期,南通成为全国第三个民营企业数量超10万家的城市。进入新时代,广大通商致力规模化、集约化、国际化发展,民营经济涌现出一批知名企业。目前,通商总人数已近百万,其中走出国门者达10万之多,足迹遍及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江苏名列前茅,在境外成立45个通商社团组织。

以奋斗为传承,民营企业坚持创新发展,在开拓发展新局面中续写华章。2023年,全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增加值增长9.4%,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0个百分点。民营制造业完成开票销售增长9.5%,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6个百分点,列江苏五个万亿城市首位。全市8家企业入列“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入围数全省第三。

如今南通的民营经济已经到了新阶段,作为民营经济的“娘家人”,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更关心民营经济如何健康、可持续地高质量发展。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席陆建新表示,将一如既往凝聚思想共识,以有力的政治引领“铸魂”;紧扣中心工作,以奋进的工作姿态“聚力”;主动靠前服务,以优良的营商环境“护航”;强化商会建设,以完善的组织体系“固本”,持续提振民企发展信心,支持民企“敢闯敢干”,为推动南通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把握大势,铸就百年基业

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强到优。秉承着“强毅力行,通达天下”的精神,通商在新征程上勇毅前行,共同探索着中国式现代化南通新实践的通商新坐标、新路径、新布局。

中天科技海缆关键技术突破全海深海域,在我国深海光电传输领域创造了25项全国第一或唯一;神通阀门专攻特种阀门的研发、生产和营销,冶金特种阀门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达七成以上……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通商串珠成链、聚链成群、集群成势,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瞬息万变的除了产业革命,还有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眼下,拥抱新技术,已经成为通商的共识:通富微电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在集成电路封测行业排名全球第四、国内第二;力星通用钢球产品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广泛应用于世界著名品牌汽车、精密电器、大型风电设备的关键部件中……2023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同比增长25.5%,增幅全省第一,3622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企占比超95%;496家省级以上研发机构中,以民营企业为主导的超93%。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既有多年积累的厚积薄发,更有把握大势的主动出击:目前,全市共有400多家企业累计境外投资项目803个,中方协议投资总额超90亿美元,遍布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

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南通发展的最大势能,而商会组织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先行者和生力军。近年来,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围绕“赋能和聚能”,更快推进商会组织增量提质。五月南通,紫琅湖畔,南通市上海商会成立,并与多家优秀商会缔结友好商会,这是全面贯彻落实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促进沪通两地跨江融合、创新发展的有益探索和实践。此外,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还积极组织动员市内外商会参与服务全市招商引资工作,为我市与长三角区域开展交流合作、产业对接、招商引资牵线搭桥。商会成立现场,市内外商会为家乡南通引进的12个产业类、科创类项目进行集中签约,总投资近百亿元。

发展的种子仍在撒播,创新的激情正在跃升,奋斗中的民营企业风华正茂,勇立潮头。

做优环境,释放强力磁场

一个人、一座城。百余年前,先贤张謇开办大生纱厂,赋予南通振兴民族工业的使命;百余年后,“爱国情怀、开放胸襟、创新精神、诚信品格、社会责任”的张謇企业家精神与南通城市特质相互辉映,同心共荣。

自2016年,我市以法定形式将5月23日确定为“南通企业家日”,在全国率先形成尊重、支持企业家发展的制度性安排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将服务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长线”,高效落实助力企业减负增效的政策举措,“重实业、重企业、重创新”的氛围持续升温。

作为民营企业的“娘家人”,去年,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举办多期民营经济“两个健康”沙龙活动,架起政企沟通桥梁。收集项目信息455条,计划投资额2600多亿元,其中签约项目69个,计划投资额474亿元。深入开展“万家民企大走访”,累计走访民营企业4619家,协调解决企业诉求2732条。全市新增商会警务服务站65家,解决警务诉求366次,被全国工商联评选为民营企业产权司法保护协同创新百佳实践案例。制定并下发《南通市工商联所属及在外商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举办5期“百家商会千家民企进高校”活动,980余家民营企业提供了19000多个优质就业岗位,覆盖1.2万名毕业生。

赓续基因,薪火传承,扎根南通的民营企业也将社会责任感融入发展基因。去年,南通企业家先后赴陕西汉中、青海海南州等地开展扶贫协作活动,累计投入资金5.83亿元;到中西部地区、老少边穷地区、东北老工业基地和苏北欠发达地区,近五年来累计实施光彩事业项目35个,到位资金总额14.95亿元,安排就业2.4万人……

长江之畔,见证双向奔赴的力度与速度。2023年,全市新增个体工商户8.6万户,新增私营企业4.8万家,新登记私营企业注册资本1801.3亿元,市场主体稳定增长,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

长江水卷起浪花,奔流不息;代代通商敢闯敢拼,向新而行。当前,南通正沿着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奋勇前行,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将持续服务南通民营经济在更高质量发展征程上继续拼闯,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南通新实践中当好生力军。 ·吴霄云·

2024-05-23 南通市工商联(总商会)特别报道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73686.html 1 3 潮涌江海千帆竞 奋楫通商涛头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