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民间写真

到供销社卖东西

□程太和

看到这个题目,可能有人会认为我把题目写错了,只听说有人到供销社买东西,哪有人到供销社卖东西的?

告诉你,我的题目没写错!我小时候就经常到供销社收购部卖东西,卖过破布、字纸、酒瓶、肉骨头、楝树果……高中毕业后,在生产队劳动挣工分,到供销社卖过蚕茧、棉花。

一般人只知道,农村基层供销社有生活资料门市部、生产资料门市部(销售农机、农具等)、农资部(销售农药、化肥等)等,却很少知道茧站、收花部(收购棉花的)、农副土特产品收购部、废品收购部等也是属于供销社管理的。一个供销合作社,上头对口了许多专业部门,有百货公司、五金公司、纺织品公司、糖烟酒公司、生产资料公司、农资公司、棉麻公司、土畜产品公司、废品回收公司等等。俗话说:上头千条线,下头一根针。众多项目,千头万绪,全靠基层供销社去经营,好似一根针眼里要穿进去十几根线,真的不容易!

在乡村,条件稍微好一点的人家,孩子有机会到供销社的门市部逛逛,跟随大人买块新布、买块糖果、买本画儿书,但对我们这些衣不遮体的穷小子来说,到门市部闲逛,是要被穿着得体的营业员笑话的。我们只能拾点废品到供销社收购部卖上一两角钱,回来打点火油,买支铅笔、买块橡皮。

老家丁所供销社的收购部在老街上的刘家井巷,我们叫它收破布的地方,因为农村小孩经常捡拾破布到这里出售。我第一次到收购部卖破布是7岁那年腊月,上小学一年级,腊月里放寒假,捡拾了一些零碎破布,到收购部称了一斤二两,7分钱一斤,应得款8.4分,0.4分被收购员舍掉了,实得款8分钱。刚从收购部走出来,遇到了我的同学高某,他家是撑渡船的,手头时常有些零钱。他跟我说,上洋桥口北边澡堂子洗澡去,大人1角,小孩5分。我没到澡堂子洗过澡,也不想把刚到手的8分钱花掉。他说,洗澡可舒服了,腊月到澡堂子洗澡,过了年就有好运。禁不住他的劝说,那是我人生第一次上澡堂。哪知道,卖筹(用竹片制成的小片儿)的说,大人1角,小孩7分。我不想洗澡了,卖破布只剩了1分钱,回去怎么向父母交代。正在犹豫之时,我同学说,我贴你2分钱,你陪我一起洗。我花了5分钱,第一次到澡堂子洗了澡,永远铭记在心。回家后,我没敢跟父母说实情,只是说一斤破布卖了3分钱。父亲说,破布怎的这么便宜,还不如到货郎担上换东西。

过去,学校里搞勤工俭学,农村学校无工可做,要说勤工俭学,也就是在教室里捡拾点字纸到供销社收购部出售。上小学四年级时,我是副班长兼劳动委员,班上另有一名班长、一名副班长,都是女生,这样勤工俭学的任务就自然落到我的头上了。我组织同学在教室的西北角用碎砖砌了一个小方池,将每天教室里的字纸捡拾到小方池里。待到字纸有了一定规模时,我和另一姓吴的同学用竹篮子背到收购部出售。那天,我们一人背了一只篮子,一只篮子里10多斤,共计30多斤,3分钱一斤,大约卖了1元钱,那可是一笔巨款。回来的路上,经过班主任缪老师家门口,我们向缪老师汇报了卖字纸的情况。缪老师说,钱先放在你身上,明天星期一上学校交给我,要用这些钱买画儿书,班上要办“图书角”。第二天,我上缴了卖字纸的钱,后来缪老师用这些钱买了《红灯记》《沙家浜》《海港》《智取威虎山》等画儿书,教室里字纸栏旁边办起了“图书角”。

我们到供销社收购部卖东西的次数远比到生活资料门市部买东西的次数多。我还卖过酒瓶,记得那时的酒瓶有半斤装的,有一斤装的。半斤装的空酒瓶,回收价7分钱一只;一斤装的空酒瓶1角钱一只。也许有人会说,你家条件不错啊,还到供销社卖空酒瓶。告诉你,错矣!那是我爷爷去世时,家中来人招待时喝酒后的几只空酒瓶。参加工作后,我到供销社卖过啤酒瓶,3角钱一只。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供销社就不再收购各类空酒瓶了。我还到供销社卖过肉骨头。有一年过年,生产队杀猪,我家分了一只猪头,猪头肉吃过后,剩了猪头骨。我把猪头骨拿到供销社卖了,7分钱一斤。我还到丁所供销社、邻近的如皋南凌供销社卖过楝树果,3分钱一斤。据说,供销社收购的楝树果是用来吊酒的,我们感到很神奇,楝树果怎么能吊得出酒呢?

高中毕业后,有一段时间我在生产队劳动挣工分,为生产队到供销社茧站卖过蚕茧,到供销社收花部卖过棉花。卖蚕茧、卖棉花的那些场景,至今还时常进入我的梦乡。

远去的农村基层供销社,至少有两代人的记忆非常深刻。

2024-05-28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74088.html 1 3 到供销社卖东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