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各地各部门不断取得进展。近期,昆明、长沙、西安、青岛、南京等多地一大批基层政务微信公众号、微博法人账号停止更新并启动注销程序,相关信息资讯、公示、公告等内容并入属地政府网站,引发关注。数字时代,政务新媒体、应用程序等不断涌现,对于推进政务公开、优化政务服务、创新社会治理具有积极作用。然而,一些地方的政务数字化进程却变味走样:工作群过多过滥,基层干部忙于“盯群”和“爬楼”;公众号关注者寥寥,“谁更新谁看”;应用程序多头开发、功能雷同,同样的数据需要上传多次……“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占用大量时间和精力,增加了基层工作人员负担,助长了不良风气。数字赋能治理,重在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基层工作好不好,关键看群众实际感受,要由群众来评判。造福人民的政绩观,要求我们突出效果导向,不断提高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不做表面文章,不耍花拳绣腿,把纠治形式主义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才能凝聚起担当作为、攻坚克难的磅礴力量。
——人民日报《减“指尖”之负,增治理之效》
数字时代,技术为文化遗产阐释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数字孪生技术可以更好地记录、保存历史文化信息;数据库、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技术可以对文化遗产进行更精细管理与研究;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再现消失的传统;移动交互和数字传媒可以带来更广泛的传播和受众触达。比如,位于北京中轴线上的鼓楼,既扼守“紫禁后护”,又精准“号令全城”。又比如,“平行时空:在希腊遇见兵马俑”线上展,则是通过互联网搭建起现代与过去、国内与国外的桥梁。展览在雅典“中-希文化旅游年”开幕式上线后,获得希腊官方、媒体和民众的共同支持。未来,数字文化产业将成为中希双方重要的合作方向。当前,中国正在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促进经济转型。数字科技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相结合,可以更好地讲述可分享、有共鸣、有温度的文化遗产故事,重构公众与历史的情感关联,产生全新消费业态,让文化遗产转变为城市新场景、新热点。
——光明日报《数字技术让文化遗产可亲可感》
“XX住宿陷阱揭秘”“超实用XX旅游‘红黑榜’”“XX景点劝退”“XX避雷版攻略”……近日,人们出游热情高涨,社交平台上各种出游“避坑指南”也持续升温。一边是即将启程的满怀期待,一边是担心“掉坑”的忐忑心情,游客的这种矛盾心态值得关注。所谓“避坑指南”,多是游客们的亲身经历分享,涵盖热门景区和各种小众旅游目的地,涉及的问题包括管理不善、项目收费不合理、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缺乏配套设施、存在安全隐患等。对每一位游客来说,出行所到之处、所赏之景、所遇之人,都是一种旅游体验。不管是第一次出门寻找“诗与远方”的旅游小白,还是走过千山万水的旅行达人,优质出游体验都是最朴实的追求。期待“避坑指南”的热度越来越低,上榜的景区越来越少,感觉被“坑”的游客越来越少。
——新华网《出游“避坑指南”为什么火?》
高考,在当代中国人心中有着特殊的分量,也构成了很多人成长成才的“独家记忆”。近半个世纪以来,这条中国社会最公平的向上流动通道,始终保持着最普遍的参与度,坚持以知识掌握为考核标准,守护着教育公平的底线,诠释着“知识就是力量”的箴言。通过高考选拔,中国已有超1亿多人进入大学,劳动力受教育年限持续提升。庞大的数据背后,是亿万学子改变命运、实现跨越的生动故事,也是中国社会充满希望的发展篇章。或许正因认同这场考试之于个体家庭、国家民族的重要意义,历年高考季,从送考情景到试卷难易,从考分录取到志愿填报,总能成为备受瞩目的公共话题。光阴荏苒,时代变迁,高考的内容、形式一直在与时俱进,而社会对高考的理解、期待也在动态变化。其中突出一点便是——过去,“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是高考的代名词;而如今,已有更多人赞成“高考是奋斗人生的见证,却不是人生的全部”。高考,与其说是一仗定终身,不如说是一场成人礼。在这个赛场,大家都是同样的“考生”身份,场上恒定且唯一的标准,就是努力拼搏,只要潜心奋斗,一定能赢得更多的人生可能。短短几天的高考,浓缩了意气风发的青春,折射着少年中国的激扬,也反映着一代代中国人直面人生、认真生活的态度。真正决定人生命运的,不只是卷面上的分数,更是对进步的渴望、对奋斗的信仰。这也是高考几十年来教给我们的重要一课。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知识改变命运”,“奋斗创造美好生活”,都是最可靠、最持久的“主旋律”。
——北京日报《天道酬勤奋斗自强是高考永恒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