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学与思

把握“四个着力点” 守护未成年人心理健康

□樊耀 黄元宰

从5月25日至6月25日,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团市委、市妇联、市关工委等部门共同举办南通市第五届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活动,加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深化创新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工作。这是守护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意义重大。

近年来,由于受成长环境等多重因素影响,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日渐凸显,由心理障碍引发的悲剧也时有发生,这不仅给众多家庭带来巨大痛苦,也给学校和社会稳定带来很多隐患。加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织牢织密未成年人心理防护网,对于促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守护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笔者认为,需把握“四个着力点”。

着力把握和谐家庭建设。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任何学校教育都无可替代的。要重视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在沟通中对孩子尊重、理解、宽容、信任和激励。及时了解孩子成长中的烦恼,帮助、支持孩子勇敢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要调整过高期望值。家长应综合考虑孩子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兴趣爱好、特长等各种因素,提出切合实际的期望和要求,这样才能产生积极的期望效应;要营造温暖的家庭环境。家庭成员要有良好的家庭情感氛围,创造一个祥和、幸福、温馨的家庭环境。当孩子遇到问题,感到心理压抑、苦闷时,才能从家人处得到支持与帮助,及时化解心理障碍;要提高自身素质。家长要努力学习家庭教育理论,全面提升自身知识层次和修养水平,从而教育引导好自己的孩子。

着力把握学校主阵地建设。促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是重中之重。要强化教育引导。各级学校要将生死观教育、挫折和逆境教育、《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心理教育引导等作为学生教育必修课。正确引导未成年人理解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正确引导学生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学会如何正确对待,勇敢面对困难,培养耐力和毅力,从而能乐观面对逆境,形成负责、豁达、自信等良好的个性品质;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包括心理健康普查制度、法治宣传知识进学校制度、心理障碍预防和危机干预制度等。学校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心理健康普查,及时掌握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状态;要融洽师生关系。要善于与学生交朋友,交心谈心,进行面对面、平等式、朋友式的沟通与交流,注重多倾听学生声音,努力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及时发现、捕捉到学生流露出的异常举动,教会学生解决问题和矛盾的应对方法;要把“微访”和家访结合起来。做到“微访”家访两不误、不偏废。坚持每学期至少和每位家长面谈一次,不能因有“网络”而不见“人”。家访时,一定要与家长真诚交流,坦诚相待。

着力把握社会环境建设。要改变唯分数论。思考如何从根源上改变现有的学习教育评价机制,改变对好学生及成功的定义和标准,缓解学业压力,真正还学生一个快乐的学习环境和良好的身心环境;要探索在互联网环境下实现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举措。各地公安、文化、工商、网信等职能部门要加大对互联网有害信息的打击和整治力度。积极配合教育部门发现学生在网上的偏激言论、消极情绪,做好心理辅导;要加大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力度。加强对学校周边和社会网吧、娱乐等行业场所的清理,真正还学生一个干净、安宁、健康的学习环境。

着力把握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力度。各级党委政府建立健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市、区由党委或政府一名领导任组长,教育、宣传、卫生、公安、文化、司法、网信、关工委等部门为成员,加强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领导,并进行有效监管;组建社会服务窗口。县(市、区)以上政府有关部门应建立24小时未成年人心理热线,及时回答孩子们心中的问题、困惑,让每个遇到心理问题的青少年得到及时必要的帮助,减少和杜绝由心理疾患引起的非正常死亡案件发生;成立家长学习课堂。定期邀请专家来讲座,给家长提供相关知识技能的学习。

通过家庭、学校、社会各方合作,多管齐下、多措并举,科学疏导、合理干预,身心兼顾、养育并重,真正做到让未成年人在阳光下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南通大学医学院、南通市老科协)

2024-06-17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75978.html 1 3 把握“四个着力点” 守护未成年人心理健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