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学与思

以人的现代化为核心 筑牢海洋强市人才根基

□张弘弢

去年,我市出台《关于推动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海洋强市的行动方案》,将城市新质生产力的视野聚焦到海洋,沿海和长江经济带的“T形”交汇点上的南通,正在书写富有江海特色的现代海洋城市新篇章。新战略急需人才资源的强力支撑,必须汲取张謇企业家精神,以人的现代化为核心推进南通人才立市新实践。

张謇有云,“凡百事业,均须有世界之眼光”“为其先者,在借异域之才”。张謇的人才观图式既有同化,又有顺应;既毕生爱才,笃守“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原则,整合到他亲手创立“近代第一城”——南通的诸多事业中。“最喜欢错误坦白地直认和以后自新的改悔。他最恨迂滞的性情和推宕的习惯,尤其痛恨文过饰非、萎靡不振”。他又广结善缘,放宽眼界,以崭新姿态敞开怀抱,以人才为纽带,“秦国固未尽无人,楚才亦堪为晋用”,表达他求贤若渴的苦心和文明不分畛域的达观;积极推动区域交往、中外交流与国际合作。

1920年5月《密勒氏评论报》主编鲍威尔与上海的美国商会代表在南通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实地考察之后,不仅对南通的经济发展感慨万千,而且敏锐感受到南通各项社会事业的进步和协调发展。张謇“实业救国”与“教育救国”的生动实践,基本呈现为南通城市从器物行为层面的现代化,过渡到制度与精神层面展示性的现代化的历史进程。癸卯年东渡(1903年)与袁世凯政府解散地方自治机构(1914年),成为以 “村落主义”筹划南通发展蓝图和全力以赴自觉行动的重要节点。张謇说:“窃謇以国家之强,本于自治,自治之本,在实业教育,而弥缝其不及者,惟赖慈善。謇自乙未以后,经始实业;辛丑以后,经始教育;丁未以后,乃措意于慈善。”他所提及的这三个年份分别为1895、1901、1907年,旨在说明他从事南通自治事业的主要内容、初期设想及实施次序。“生已愁到死,既死愁不休。”张謇亲眼看到了大生集团的衰败,仅一厂1925年的总负债已接近资本总额的258.89%。张謇时代的模范城市建设告一段落,南通也随之淡出中国政治舞台,定格在象征南通早期现代化的标志——西式钟楼,以近万卷大生档案在“世界记忆”中以飨后世。转眼一甲子(1984年,这一年被称为中国的“企业家元年”)的风云际会,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批准全国首批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并颁布《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这一系列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决策为南通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向海而生”的活力和动能,实现了百亿、千亿、万亿的一次次突破。

海洋城市不是狭义的沿海滨海位置,不同于内陆城市的文化属性,而在于经济模式的新兴与交互,社会环境的自由与创新。南通蕴涵无尽的潜能与优势,实施海洋强市建设行动,持续优化江海生产力布局,以新兴产业为重点,推动重大产业项目加快建设与落地,奋力打造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万亿级临港产业新基地。新战略急需人才资源的强力支撑,尤其要实现从器物层向制度精神层的蜕变。

十七世纪初倡导的自由海洋法权成为比农耕、渔猎和游牧社会更加文明的现代国际社会的突出特征。徜徉在“海域”世界,这一作为人才、物流、信息、资金的移动与交流的场域,发挥海洋的衔接属性,筑牢海洋文明的法治根基,应该从人的现代化层面着力培养,而非采用陆域强烈的领地意识与资源争夺竞争理念。南通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以个人权利为主旨的契约法治社会,工商经济、民主协商的文明形态不断凸显;进一步说,海洋文明的理论架构已经不断物化在“强富美高”新南通美好家园与南通人的美好生活中。在大桥大港、通江通海的区位优势逐渐显现的背景下,南通民间资本的投入呈现爆发式增长。发展海洋经济,厚植海洋文明,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始终坚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南通社会发展与经济进步的根本任务,切实关心人才精神需求,才会产生广泛而持久的“雷尼尔效应”。以近悦远来的人才氛围,持续培育人力资本,赋能产业发展新典范、投资信心新方舟。

全球价值链的国际竞争与趋势性结构变化首先体现在总体贸易强度下降,价值链趋向区域化,呈现知识密集化特点,重点集中在服务贸易、高端制造业、知识产权等方面的竞争;城市国际化的赶超路径凸显人才竞争,率先实现创新研发,专业服务和文化创新创意的产业与价值转换,人力资源越来越成为现代化建设最需培育、最有潜力、最可依靠的核心要素。

努力走出一条极具海洋文明的现代化之路,必须积极研究人的现代化素质形成发展逻辑,大胆探索人才队伍建设路径。引智引才的首要前提是推动政府、社会组织、企业、个人等社会主体共同投资人才资源开发,加大对人才发展投入的力度,促进人才优先发展;合力着手建立健全研发机构,推动科技创新载体建设,才能真正促进科技成果开发和人才智力的成果转化。另一个前提就是去行政化,坚决根治以公谋法、权力寻租问题。重视并优先进行人才制度的法治化设计,完善人才管理体制机制法规建设,构建人人发展、人人成才的人才培养开发机制;建立健全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体现人才价值、激发人才活力和维护人才合法权益的激励保障机制。推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人力资源成为培育劳动要素市场的重要方面,要打破二元结构模式,从根本上形成城市发展的劳动力市场配置机制。从未来城市发展的核心要素(情感、知识、伦理和移民)来看,人们不仅渴望进入城市,与具有理想主义的城市精神相融,而且还希望能够投入建设和创造理想城市,共建宜居之地。城市生活的主体永远是自由的普通人,不受地域限制、基于多元化选择且不为传统所禁锢、以差异化和流动性为主要特征。

(作者系江苏商贸职业学院教授、江苏省张謇研究会理事)

2024-06-17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75980.html 1 3 以人的现代化为核心 筑牢海洋强市人才根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