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中国(江苏)第20期援圭亚那医疗队将启程前往圭亚那执行医疗援外任务。早在31年前,时为南通市中医院中医针灸专家的施振东就以首批中国(江苏)援圭亚那医疗队队长的身份,带领8人前往圭亚那。“那是一段让我终生难忘的时光,有自豪,有感恩,亦有收获。”67岁的施振东说。
圭亚那位于南美洲北部,与委内瑞拉、巴西、苏里南毗邻,东濒大西洋,属于热带雨林国家。1992年8月,圭亚那合作共和国和中国签署了中国向圭亚那派遣医疗队的协议书。
1993年7月30日,江苏省组建医疗队代表国家首次踏上南美大陆。“医疗队的成员来自南京、苏州、镇江、徐州等地,南通队员就我一个,专业涉及妇科、心内科、麻醉科、胸外科、针灸科等多个学科。在接到组织的通知后,我的心情既激动又紧张。”施振东回忆,当时他才36岁,是第一次参加医疗援外工作。那一年,正逢援外医疗改革之年,医疗队不再安排翻译随行,而是派遣精通英语的医生参与。为此,出发前,全队人员接受了外语、外事礼仪等方面的集中培训,经过48小时的行程,终于抵达了圭亚那。
“我们8个人分成4个组,分别在首都乔治敦和林登中心两家医院开展医疗援助工作。”施振东告诉记者,圭亚那当地疟疾、登革热、结核病等疾病高发,加上医疗设备相对陈旧,给医疗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挑战。
施振东和队友们的住处安排在圭亚那卫生部下属的接种中心二楼,每天需要走路25分钟或打车前往医院上班。“由于当地比较潮湿,关节炎患者较多,十分适合针灸治疗调理。”在乔治敦医院,施振东的针灸门诊开诊不久,就吸引了总统夫人的关注,“我通过针灸、艾灸、拔罐等综合疗法,仅两个疗程就为总统夫人解除了严重关节炎的折磨。”这件事情后,施振东在当地声名鹊起,每天前来问诊的患者络绎不绝,4张针灸床满负荷运作,甚至吸引了当地医生前来学习针灸技法。
当时,还有一位圭亚那工程师因为腰椎间盘突出严重影响了工作和生活,当地医生建议他去英国手术。当他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找到施振东后,仅两周时间,他的病情就基本痊愈,“中国的针灸太神奇了,让我免了挨一刀。”在施振东回国前,他专程前来送行,并送上了一只木制茶盘表达感谢。
首批圭亚那医疗队在当地一待就是两年,由于当时通讯不发达,没有手机、微信,打电话也不方便,队员们只能通过写信与家人联系。“那时儿子上小学,我对他缺位了两年的陪伴,十分内疚。好在妻子也是医生,对我的工作十分理解。”施振东说,援外第一年的春节,他和队友们都没有回家,只能遥望故土寄托思乡之情。
1995年6月30日,施振东一行圆满完成援外任务,顺利回国。“两年的援外时光,让我和队友们结下深厚的‘战友情’,我在援外工作中也实现了个人的成长和进步。”在施振东看来,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援外医生,必须具备高度的政治素养、精湛的医疗技术、热情真诚的服务态度和勇于奉献的精神。2004年,在江苏省援外医疗队派遣40周年纪念暨表彰会上,施振东深情写下了《情怀圭亚那》一文,分享了那段难忘的援外医疗生涯。
两年时间,中国(江苏)首批援圭亚那医疗队治疗当地病患3万余人,成功开展各类手术1700多例,在圭亚那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时任圭亚那总统贾根在1993年11月19日访华接受采访时动情地说:“中国医疗队为当地人民解决了很多重大疑难医疗问题,值得敬佩!”
本报记者 冯启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