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南通新闻

通州湾示范区:

创新矿地融合 优化耕地保护

作为全市海洋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和沿海开发的战略要地,通州湾坚守耕地保护主基调,突出节约集约大战略,通过优化布局、综合整治和创新驱动,着力构建空间发展新格局,为南通优江拓海打造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注入强大动力。

规划引领,构建空间发展新格局

通州湾坚持以落实耕地保护责任为基础,聚焦重大工程、重点项目构建高水平规划体系,引领全域国土空间格局重组优化。科学统筹示范区“五园一城一基地”产城空间结构、“一片一带十廊”的生态空间结构和“三区多点”农业发展格局,划定永久基本农田13.37万亩,耕地保护目标15.53万亩。每年推进一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实现耕地提质改造和布局优化。

依据三区三线划定成果,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精准落实耕地保护任务。有序衔接镇村布局规划、高标准农田规划方案、增减挂钩专项规划等内容,确保各项规划在乡村发展中协调一致,实现多规合一。结合生态管控和历史文化保护要求,划定基本农田储备区,强化用途管制。

综合整治,拓宽资源保障新途径

通州湾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利用沟渠、坑塘等耕地后备资源进行复垦,同时深入研究田、林、水要素用途转换规则。积极推动残次或废弃果园、林地转用于复耕,成为全市首个成功申报并获批残次园林地纳入土地整治范围的地区。结合村庄转型发展方向,将原养殖坑塘作为耕地恢复潜力地块,编制土地整治方案,为城镇建设空间各要素转移提供有力保障。

在耕地进出平衡方面,通过区分不同主体和类别、综合分析地块情况、科学制定恢复方案等措施,将近8000亩园地恢复为耕地,实现了耕地数量的稳步增长和质量的显著提升。

创新驱动,矿地融合焕发新生机

作为南通地区盐碱地改良的先行者,通州湾勇于创新探索,成功实施改良盐碱地约五千亩,将昔日荒滩变为江苏“新粮仓”。目前,通州湾分局联合江苏省地质局海洋院在原有改良技术基础上进一步提质拓面,探索新路径。

在原有耐盐水稻结合水作改良的基础上,通州湾进一步探索旱作耐盐作物品种,为水旱轮作提高改良成效、服务粮食安全等工作进一步夯实基础。探索生态循环改良模式,启动相关研究,探寻总结盐碱地综合开发利用的江苏特色做法,充分结合既有经验和新技术,突出叠加集成效应。今年,通州湾分局还将启动2500亩新项目区的盐碱地改良工作,探索一条盐碱地改良与利用的新路径,努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生态优势,奋力打造全市亮点、全省示范。

2024-06-25 创新矿地融合 优化耕地保护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76810.html 1 3 通州湾示范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