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看南通

从良种繁育到规范化栽培,再到深加工提高附加值——

江海平原何以育出元麦产业链

元麦,又名青稞、裸大麦,是大麦的一种,主产地在西藏、青海等地。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元麦在南通也有广泛的种植。元麦糁儿粥在我市食用历史悠久,上世纪80年代以前,南通种植面积最高的年份超过300万亩,曾是重要的夏粮作物和居民主粮。如今,长三角地区最大的元麦种质资源库就在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今年,我市2万多亩元麦喜迎丰收,如皋、如东等地不少田块达到甚至超过小麦产量。

打造长三角最大“元麦种质方舟”

“黄色籽粒的元麦种质数量最多,有563份;颜色比较特殊的是绿色和紫色籽粒,分别有53份和42份。从形状上划分,可以分为二棱、四棱、六棱型……”走进江苏沿江农科所种质资源库,粮食独有的味道扑面而来,各式各样的元麦种质让人眼花缭乱。

“已编目入库保存的种质数量达689份,是长三角地区最大的元麦种质资源库。”沿江所耕作栽培学科团队带头人刘建研究员自豪地说。

一粒种子背后是一个庞大的数据资源,育种最关键的核心要素就是掌握多少种质资源,有没有足够丰富的种质资源筛选、组合,直接决定了能不能培育出更好的品种。

沿江农科所耕作栽培团队副研究员魏亚凤介绍,多年来,耕作栽培团队对元麦种质资源的特质、抗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和鉴定筛选,成功鉴定出特早熟种质9份、早熟种质21份,筛选出矮秆种质9份,发现抗黄花叶病种质3份……以如东3号为母本、通503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通过系谱法选育而成的苏裸麦1号,于2004年8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是全省第1个通过省级审定的裸大麦(元麦)新品种。

如今,由沿江农科所选育出的元麦优质品种从资源库走向田间,为农业生产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苏裸麦2号等品种已在盐城、泰兴、镇江等地广泛种植,不仅具有高产、优质、抗病等优良特性,还有着良好的适应性和稳定性,为当地农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创新“元麦—稻”种植模式

梅雨季节,正是水稻栽插高峰期。如皋市白蒲镇合兴村500多亩的水稻田里,秧苗已进入快速分蘖期。“相比小麦,元麦收获期足足提前了半个月,‘接茬’的水稻就可以早下地。”合兴村党总支书记陈永建说,“元麦—稻”的种植模式为优质的元麦生产和水稻的增收丰产提供了“硬核”背书。

“今年我们村种了500多亩元麦,刚收获完,镇江一家公司就抛来合作的橄榄枝。”陈永建说,由于元麦的早熟特性,插秧时间可以和小麦田“错开”,不仅缓解了夏忙用工难的问题,同时由于元麦深受市场青睐,给村里带来不少收入。近十年的“元麦—稻”探索之路为合兴村打响了品牌,成为南通远近闻名的“元麦村”,实现从“农田”到“云端”一站式售卖。

在元麦赋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稻秸归垄还田元麦种植技术正成为田间地头绿色种植的新宠。

每年11月,如东伟浩家庭农场就会迎来一片农机隆隆的繁忙景象:待水稻全部收割结束后,专业的设备会将预留的秸秆切碎匀铺,均匀覆盖在宽25厘米的不耕作区域上,紧接着在洁净带进行施肥并旋耕,旋耕深度在10—12厘米以上,此时元麦种子也同步播种下地。

产业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和有效支撑,通过几十年持续的科研积累,沿江农科所研发出旱田、稻田两大类型多熟高效种植模式10多种,并得到推广应用。“我们一直采用稻秸归垄还田元麦种植技术,不仅大大减少人力成本,还提高了土壤的保水和保肥能力,为后续元麦种植提供了天然的肥料。”伟浩家庭农场负责人钱伟说。

冷蒸、速食粉,元麦产品日益丰富

每年谷雨时节,冷蒸这道春日限定点心都准时出现在南通大小菜场、街头巷尾。“一年等一回,这口滋味绝不容错过。”冷蒸的忠实粉丝刘女士笑称,就像是刻进了DNA,每年这个时候身体就渴望用冷蒸“充电”。

凌晨3点,海门区悦来镇三其村党总支副书记邵林磊已经清洗完元麦麦穗,脱粒、扬麦、翻炒、去壳、磨粉、装盒。早晨5点,一盒盒冷蒸准时出现在悦来镇的早市上。“今年我们只‘保守’种了1亩多的元麦,没想到冷蒸就卖出1万多元。”邵林磊介绍,今年他们对冷蒸包装进行了创新,市场反响很好。“明年我们打算做塑封,通过全程冷链可以邮寄到全国各地,让在外的南通人也能尝到家乡的味道。”

元麦营养丰富,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硒、锌等微量元素,易消化,好吸收,元麦中的可溶性膳食纤维具有预防冠心病、减缓消化速度的作用。从饥荒年代的“保命粥”,到如今的“长寿粥”、冷蒸、咀嚼片、速食粉等,元麦产品日益丰富。

早上7点半,南通梓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配送中心,一袋袋包装好的元麦速食粉包装整齐地码在仓库里,运货车络绎不绝。

每年元麦收割季节,梓鹏农业科技将新收的元麦经过专业的熟制操作,精细研磨成粉制成速食粉,销往全国各地。公司负责人李思明介绍,与传统的速食粥等产品相比,元麦速食粉的营养价值更高,食用也更方便。他表示,未来将不断优化元麦加工端,让“公司+种植户”的种植模式打通元麦全产业链的“最后一公里”。

从良种繁育到规范化栽培,从初加工到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刘建表示,沿江农科所将围绕元麦全产业链,不断发挥学科专业技术优势,加强指导,做大做强江海平原元麦大文章。

本报记者 卢兆欣 王颖

2024-06-27 从良种繁育到规范化栽培,再到深加工提高附加值——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77078.html 1 3 江海平原何以育出元麦产业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