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穿汉服,复刻古代饮食,以古典民族乐器演奏时下流行歌曲,用3D引擎等工具复原长安城……种种新时尚,显示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与时代活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受年轻人喜爱,因其符合他们的审美需求和价值观。一方面,他们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文化自信紧密相连,希望借助数字时代的多样渠道,亲近和感受古典文化的魅力。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成为年轻一代表达态度和个性的方式。年轻人是优质内容的生产者。一方面,从细致入微的缂丝制作教程到惊艳的汉服变装,他们通过社交媒体、视频分享网站和在线音乐平台等,将优秀传统文化主题的作品展示给更多人。另一方面,平台不仅是信息分享的场所,更是充满互动和情感共鸣的文化社区。社区化的互动机制,也为年轻人的创作热情注入了强大动力。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正身体力行地向年轻人传播民乐知识、古典诗词等,提升青年群体的文化认知。而这种“双向奔赴”,将进一步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更广阔的时代舞台。
——人民日报《传统文化为何越来越“潮”》
在某短视频平台,务工者小康返乡后创建“初学务农者”账号,分享日常生活已有好几年,不过到今年5月突然进入了大众视野,走红了。年轻人开始网上学种地,也就成了热点话题。番茄的整枝与追肥要点、菜瓜的打顶与整蔓、锄花生草手法、放牛必备技能、水稻与稗子的区别……截至目前,该账号的“务农篇”已经更新到31集,点赞量动辄上万。其中一条关于“锄花生草手法”的视频,就有近80万的点赞。我们可以把这一类视频归类于务农类短视频。有短视频平台数据显示,2024年新增乡村内容数达10.9亿个,播放量近2.8万亿。乡村,对于短视频平台而言,是所谓的下沉市场,且是一个巨大市场。近两年,有一个口碑不错的综艺节目,记录了10名不出名的年轻人在200多天的时间里播种、灌溉、施肥与收获的种地全过程。这10个人和千千万万的返乡新农人实现了同频共振,让人们看到了农业的希望与未来,当然也在回答“谁来种地”这个当下的新问题。务农大多时候是抬头看天,祈祷风调雨顺;低头耕地,期盼五谷丰登。就如稻子成熟时,稻穗垂下,亲近土地。种田,一粒米就是一滴汗。向土地低头,才可能五谷丰登。
——工人日报《务工者返乡创作短视频何以走红?》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举办2024年第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国暑期文化和旅游消费季等有关情况。据初步统计,各地将在暑期举办超4000项约3.7万场次文旅消费活动,推出发放消费券、票价优惠、消费满减、折扣套餐等惠民措施,助“燃”暑期消费市场。暑期是一年中时间跨度最长的旅游旺季,大中小学生陆续放假,职工年休假也较为集中,人民群众文化和旅游消费需求旺盛。比如,有不少学子就选择通过“毕业旅行”来致敬青春。某在线旅游平台预订信息显示,“毕业旅行”搜索量迅速上升,“00后”群体在6—8月的旅行预订量大幅度增长。所谓好马配好鞍,如此火热的消费需求,更需优质的产品供给来匹配。观察以往的案例,有游客满怀期待出发,却发现“想象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各地景区卖一样的工艺品,商业气过浓,文化味不足,最后只能沦为“到此一游”。其实,在对待文化旅游的问题上,最需提防的是心急。很多长盛不衰、风靡世界的文化旅游项目,背后往往有对文化品牌的敬畏,同时还有对服务细节的追求。对于各地来说,还需要日复一日深耕,才能对得起见识和品位不断提升的消费者。
——中国经济网《增加优质产品供给 助“燃”暑期消费市场》
历经半个多月的公开展览,各大美院堪称“神仙打架”的毕业展接近尾声。但展出的过程,对于部分同学来说,实在称不上圆满。让他们欲哭无泪的,依旧是“莽闯艺术展”的捣蛋孩子们,将一场本属于毕业生的谢幕答卷,硬生生变成了“熊孩子”行为鉴赏大会。比如,有“熊孩子”将作品《家·麻将》里原本方方正正的麻将捏成了绿色的“粘豆包”,作者只能无奈地进行二次创作,更名为《麻将·教育》重新参展;《脚踏时光机》原本是可以互动的作品,没几天就损坏到作者自己都修不好了;更有甚者,作品在展出时竟被观众一扫而空……这些行为与观展初衷背道而驰,不仅是极不道德的行为,更是对作者、作品以及其他观众的不尊重。表面看上去,是小孩不懂事,而实际上在搞破坏的,还是那代代相传、难以斩断的“熊”基因。有的家长缺少对孩子们应有的言传身教,不仅纵容孩子随意摆弄禁止触摸的艺术品,甚至自身也常有不文明行为。如果热爱,请别伤害。讲文明、守秩序是观展“通行证”,也是个人立身之本、社会发展之基。愿我们每个人都能从一言一行做起,共同营造文明有序的观展环境。
——南方网《熊孩子莽闯艺术展,文明底线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