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南通先进技术研究院揭牌仪式在南通高新区江海智汇园举行,该院的落地将有利于深化上海交大与通州双方的校地合作,助力通州加快成为长三角科技成果转化“首选地”和创新人才“集聚地”。
近年来,通州加大以政策、平台、服务等资源聚才引才的力度,通过创新人才评价、升级引才模式、优化服务保障,营造适合各类人才成长的一流生态,将源源不断的人才优势转化为澎湃不竭的发展优势。
升级人才政策,瞄准产才融合着力点
“吸引我们团队的,是通州全面的扶持政策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上下游的集聚效应。”6月22日,通州组织2024年第一批“510英才计划”技术评审,大力延揽未落地人才创业项目,37个项目参加了技术评审。
今年,通州出台《“510”高层次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团队)引进计划补充实施办法》,创新“510英才计划”评审方式,未落地即可申报,以人才计划为牵引,以评验质、以奖促引,抢先锁定优质项目,为人才初创企业加速提能。自2012年以来,通州区连续12年实施“510英才计划”,从“一年一评”到动态支持,覆盖人才范围持续扩大,资助流程更加灵活,目前已累计资助人才项目372个,资助总额近4亿元。
百博汇通、薪酬补贴、人才企业上市……通州出台的引才政策不断翻新,含金量不断提升。优厚的人才支持政策,让各类优秀人才更好展现硬核实力。截至目前,“510英才计划”共跑出42家高新技术企业、8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5家上市入轨企业,5家人才企业完成超亿元融资。
广开引才大门,瞄准人才引育发力点
6月27日,2024通州区“十链百校千企”招才引智活动走进上海,8个人才项目参加路演,项目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先进纤维材料研发、高端纺织等重点领域。
通州大力实施“聚贤惠通”等引才工程,构建“政府+高校+企业”引才模式,常态化开展“十链百校千企”招才引智等系列活动,镇区联动赴西安、武汉、苏州、成都等各地引才。“我们和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一批知名高校持续开展合作,去年招引了16名硕士研究生、3名博士生入企实习、就业,加速了科研成果转化。”海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介绍,企业将用好政府引才平台,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育力度,持续提升企业创新研发能力。
为深化校地校企合作、共筑人才高地,通州推进上海交大南通先进技术研究院、沃太能源-天津大学锂电池全生命周期技术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建设,与西安交大等高校院所签订人才合作协议,助力引育高端人才,打造通州重点产业“最强大脑”。同时,积极与璞跃中国等合作,在西安、上海、武汉积极布局区外人才飞地,实现借梯登高、借力引才。目前,人才飞地“创新创业大赛”正如火如荼进行,通州将对获奖项目给予最高10万元奖金支持。
据统计,今年以来通州全区新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项目30个,新增高技能人才223人,新引进参保高校大学生1106人。
搭建用才舞台,瞄准服务保障突破点
走进光电产业园人才众创空间,孵化场所、多功能路演厅、会议室、人才公寓等功能区块一应俱全。江苏济恒光学仪器有限公司是入驻众创空间的第一家人才企业,作为一家从事超精密设备制造及工艺研发的高科技企业,该公司研发的超精密离子束抛光机成功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下转A2版)
(上接A1版)“企业创办之初,我们在办公用房、人员招聘等方面获得了很多政策上的支持。”济恒光学总经理钟显云介绍,去年,企业成功入选省“双创计划”资助,对于发展前景很有信心。
近年来,通州对人才载体等硬环境进行一系列提档升级,重点建设光电产业园、信基智谷产业园、赫联产业园等高端创业平台,漫柏人才公寓389套房间已装修一新,这些成为人才集聚、人才留通的有力助推器。
人才乐业于此,更安居于此。通州大力实施人才服务提升年行动,政策上,配套出台“1+16”政策实施细则,发布人才政策申报月历,提升政策知晓率、直达性。制度上,通过“月调研、季监测、年评估”,开展人才项目“回头看”,助力企业及时“破题解困”。活动上, 举办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沙龙、人才创业企业与本土科技企业互访等活动,通过营造更多元的服务场景,持续增强人才对通州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融入感。
“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靠人才。我们将始终秉持人才第一资源理念,让人才的‘关键变量’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生成的‘最大增量’。”通州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施骁毅表示,通州将进一步整合优质服务资源,实施政策引领、助才纾困、安居乐享等行动,更好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打造长三角北翼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人才高地。
本报记者 任溢斌 徐爱银 本报通讯员 陈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