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要闻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改革开放述评之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

在领导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历程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深刻把握改革规律,总结改革开放宝贵经验,创造性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0年多来,锚定这个总目标,全面深化改革破浪前行,推动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

把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从昔日“叹零丁”,到今日“跨伶仃”,这是一个时代的见证。

6月30日,举世瞩目的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试运营,使深圳至中山的车程从此前约2小时缩短至30分钟。

上万名建设者在珠江口连续奋斗7年,这座全球首个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为一体的跨海集群工程,见证了“中国之治”创造的又一个奇迹,再次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制度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揭示。

党的十八大以来,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以强烈的历史自觉和使命担当,把制度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2013年11月,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又一个划时代的三中全会——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全会首次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重大命题,并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定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就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

全面者,就是要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就需要有管总的目标。

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规定了根本方向,“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规定了鲜明指向,两句话构成一个整体,深刻回答了推进各领域改革最终是为了什么、要取得什么样的整体结果这个问题。

时隔不到一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对全面依法治国作出明确部署。法治与改革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推动制度建设更加蹄疾步稳。

2019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引领“中国之治”,再次写下新篇章。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聚焦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13个方面系统描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图谱,全面回答了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上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新时代谋划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轴,深刻把握我国发展要求和时代潮流,把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以改革完善制度、以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以治理能力保障制度实施……全面深化改革突出制度建设这条主线,不断健全制度框架,筑牢根本制度,完善基本制度,创新重要制度,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推动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2024年6月25日14时7分,携带着从月球背面采集的宝贵样品,嫦娥六号返回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准确着陆。

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主任关锋心情激动:“嫦娥六号任务取得胜利,充分体现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下新型举国体制的独特优势。”

此前一天,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意味深长地指出:“坚持以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坚决破除束缚科技创新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切实把制度优势转化为科技竞争优势。”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锚定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着力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着力抓好重大制度创新,着力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000多个改革方案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推动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坚持以制度建设推动相关领域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4月8日,金融监管总局县域监管支局统一挂牌,标志着“四级垂管”架构正式建立,金融监管组织体系进一步完善,金融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

从组建国家监察委员会到组建中央科技委员会,从组建国家医疗保障局到组建国家数据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任务,推动党和国家机构职能实现系统性、整体性重构,为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提供了有力保障。

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管不管用、有没有效,实践是最好的试金石。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充分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创造性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极大促进了生产力发展,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充沛动能。

一路风雨兼程,应对中美经贸摩擦、应对世纪疫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国延续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显著优势在全面深化改革中不断彰显。

2024年已经过半。近段时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经合组织等多家国际机构上调了中国经济增速预期,中国仍将是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

坚持以制度建设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我们的医保卡可以在上海的医院直接刷卡结算,太方便了!”前不久,家住浙江舟山嵊泗县的沈先生陪同爱人在上海五官科医院完成白内障手术。

得益于长三角公共服务一体化中的跨省异地就医费用直接结算,长三角三省一市群众可以享受异地就医“同城服务”。

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

党的十八大以来,把牢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从人民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

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和质量提升;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全面建立,户口迁移政策全面放开放宽让人的活力充分迸发;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加快健全养老服务体系;满足群众更多精神需求,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健全;为了蓝天碧水的新期待,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

既立足当前、又谋划长远,一系列既有针对性又有含金量的改革举措,将“人民至上”的理念固化为制度的保障,为民谋利、为民解忧,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了改革带来的变化。

坚持以制度建设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不断塑造中国竞争新优势——

一段时间以来,在地方财政收支运行持续面临压力的形势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备受关注。

坚持“开前门”和“堵后门”并举,对地方政府债务实行限额管理,在多地开展全域无隐性债务试点,制定实施一揽子化债方案……推动建立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制度体系,地方政府债务化解工作有序推进,风险总体可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环境越是严峻复杂,越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健全各方面制度,完善治理体系,促进制度建设和治理效能更好转化融合,善于运用制度优势应对风险挑战冲击。”

历史一次又一次证明,在风险挑战面前,“中国之制”的巨大优越性不断彰显,“中国之治”的强大生命力日益迸发:

面对国内外环境之变,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谋划改革举措,为中国经济大循环提供制度支撑;

面对脱贫攻坚重任,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五级书记抓扶贫等,打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

面对突如其来的世纪疫情,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统一指挥、全面部署、立体防控;

统筹发展和安全,聚焦公共卫生、生物、粮食、能源、网络、防灾备灾、社会治理等领域,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主动作为……

全面深化改革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全面推进、积厚成势,再到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确立,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我国制度优势充分发挥,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不断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

6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会议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以贯之的总目标,始终不变的初心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是一个动态过程,治理能力现代化也是一个动态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

锚定总目标,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还有许多未知领域,更加需要我们在实践中继续大胆探索、改革创新。

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必须拿出更大的勇气、更多的举措,坚决破除一切制约中国式现代化顺利推进的体制机制障碍,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以显著制度优势、强大制度效能确保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锚定总目标,以推进制度建设为主线——

6月11日下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意见》等多个改革文件。制度,是鲜明的主题词。

前进道路上,仍有很多改革任务亟待破题:

抓紧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建立健全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现代财政制度;

深化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药卫生、养老服务等社会民生领域改革,更好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充分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新征程上,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加强顶层设计、总体谋划,破立并举、先立后破,筑牢根本制度,完善基本制度,创新重要制度,在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调整深层次利益格局上再突破一些难点。

锚定总目标,筑牢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保证——

“七一”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十五次集体学习。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重要讲话,对进一步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作出部署,强调“要健全科学完备、有效管用的制度体系”。

在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中,党是决定整个系统运行的关键。必须坚持党中央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保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高度自觉,把制度优势进一步转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力量。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吹响——

到2035年,中国将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向着新的目标接力奋斗,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风正扬帆、征途如虹。

新华社北京7月9日电

2024-07-11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改革开放述评之三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78373.html 1 3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