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广玉兰

隐居掘港的 晚清联家赵曾望

□陈昌年

赵曾望(1847—1913)字邵筳,亦署绍庭、芍亭、伯字,号藇亭、绰道人、姜汀、邵筳道人。江苏丹徒籍,因宗族内部纠纷,逢太平天国兵乱,侨迁掘港场。清同治九年(1870)优贡生,屡试朝考不第。光绪初,三入都门,备官纶阁。任内阁中书约四年之久,因仕途不得意,于光绪十三年(1887)去官南归,从此隐居苏东名镇掘港,以闭门读书、著述为乐事,刻印自号“江东著作家”。聚徒授学,曾一度主讲于石港文正书院、掘港回澜书院。宣统三年(1911),镇江海门吟社成立,被推为社长。民国二年(1913),病逝于掘港。

赵曾望精小学,通经史,擅书法,工金石。知识渊博,著述甚富。所为诗文、笔记、联语文笔隽美。著有《十三经独断》《古史新编》《窕言》《江南赵氏楹联丛话》等。

《江南赵氏楹联丛话》不囿于前人联话专著,戛戛独造。梁章钜的《楹联丛话》和李承衔的《楹联剩话》多以记录、介绍、评说他人的楹联为主,而赵曾望的楹联丛话记录的多数是他自己创作过程记录和感悟。他在书中也说:“梁、李之联,得诸人者居多,余则杜撰占其太半,文章公器,原不必存尔我之见耳。”这本丛话共301则联话,收录约400副本人楹联作品及相关本事,更像是一部笔记体例的文学作品。他用楹联的文学样式,描绘了晚清时期的社会百态,形成了自己的联话风格。

赵曾望《江南赵氏楹联丛话》作于掘港,如东题材的对联就有70副。这些对联描绘了晚清时期掘港等地的各种景物、当时社会各阶层人物、民俗民风和各种轶闻趣事。内容丰富,无所不包。

潮桥朱氏别业:

幽岫含云,深溪蓄翠;横藤碍路,弱柳低人。

清同治《如皋县续志·名迹》载:“栖云别墅在潮桥镇北,吟秋别业在潮桥镇东,均为邑人朱夔所筑。”全联“幽”“深”“横”“弱”四个形容词形象生动,韵味无穷。“含”“蓄”“碍”“低”四个动词表现力极强。“岫”“云”“溪”“翠”“藤”“路”“柳”“人”八个名词也妙手剪裁,看似信手拈来,实则是精心创作。此联对仗工整,用词风雅,没有刻意渲染,笔到境到,把皋东潮桥朱家的不同凡响表现得淋漓尽致。

掘港同仁堂:

世上苦人多,愿诸君轸念时艰,慎勿忘六极无依,四穷靡告;

眼前生意满,尽我辈偷闲坐啸,莫孤负紫薇吐艳,丹桂飘香。

如皋知县范仕义《碑记》:“皋邑之东,惟掘港为巨镇,旧有同仁堂为荒年赈饥而设,其后则踵行善举。”清初·姚文然《普济堂联》:“但觉眼前生意满;须知世上苦人多。”两起句化用姚文然联句,点题有力。接下来三句层层推进,娓娓道来,有分有合,虚实结合,条理清晰,气韵连贯。两组三字领字加强了联文的节奏感,自对运用娴熟,阐述细腻,章法合理。上下联对比强烈,富于哲理,寓意深刻,感情真挚。

掘港碧霞山:

云间铃语,雪后钟声,记梅靥开时,我来东海;

山缀空青,水浮软绿,指瓜皮摇处,人在西湖。

碧霞山,古为潮墩,俗称土山。因土山上兴建碧霞行宫,供奉碧霞元君,土山即易名为碧霞山。前临三元池,池水碧澄,微波荡漾。瓜皮,即瓜皮船,即常见的手划船;梅靥,指梅花。此联以自对发端,写得文采飞扬,汪洋恣肆,典雅流丽,意境开阔,气势恢宏,脉络井然有序。

赵曾望还是个集句高手。《江南赵氏楹联丛话》附录集句联389副。他在如东留下了很多集句联,总能将诗文句脱胎换骨,翻出新意。

赠金晋仙:

却看妻子愁何在;不露文章世已惊。

金晋仙,名笙,如东北坎人,附贡生,翰林院待诏。上句出自唐·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下句出自杜甫《古柏行》。此联集同一位诗人的句子成联,平仄协律,对仗工整,宛若天成,可见赵曾望之敏捷才思。 (南通市楹联学会供稿)

2024-08-10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81343.html 1 3 隐居掘港的 晚清联家赵曾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