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城市记忆

清末如皋的新式学堂经费从何而来

□沈华枢

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起,一座座新式学堂在如皋相继创办,其中就有“如皋县公立艺徒学堂”。笔者有幸读到一份清末“学部”的存留档案——《江苏如皋县公立艺徒学堂一览表》,从中获悉此校新史料,略述如下。

公立艺徒学堂创办人有沙元炳,还有赞助人张藩、马文忠、葛云骞。开办费用来自试院田租、普济堂圩田租、地方专门税费及富绅捐款等。

学堂占地约4000平方米,颇具规模,包括“讲堂十间、自修室兼集候室七间、礼堂一间、教习室六间、技师室三间、艺科教室十八间、办事厅三间、食堂三间、仆役室五间、物料一间、置薪室两间、厕屋六间、堂内体操场一方”。学堂分为两个学制,即“速成科”“本科”两科:前者一年半即可毕业,后者有甲乙丙丁四班,四年毕业。学堂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二月开学,在此前的第一学年中,只开设了速成科,共二十七名学员。此校不乏名师,堂长沙元炳为“甲午科翰林院编修,如皋师范监督”;张藩为“丁酉科拔贡、内阁中书,师范学堂事物长兼助理本堂庶务”;庶务员葛云骞为“癸卯科举人,江宁府学光绪二十九年修业生”, 负责学堂前期原试院改建等事宜、主管学校庶务兼管理艺科事宜;文科管理任为霖,“如皋附生,日本宏文学院速成师范光绪三十年毕业”。

课程的排布分上下学期,其中速成科上学期有“修身、读文、作文、算术、习字、体操”六大课程,在下学期,“读文、作文”课程取消,增设了“艺科织工”的职业课程。其中文化课程所用教科书均为商务馆编印的初等(小学)教科书,而职业课程“艺科织工”包括编织柳条角巾、斗纹平布、翻棉布、毛布、东洋铁机大布、珠罗布等。

学堂收支平衡,时年岁入3582元,岁出共3438元。沙元炳、张藩二人均“义务不支薪水”,所以费用包括其余人员工资945元、服食用品476元、学校基建507元、图书标本(包含图书、教具、教学消耗、实验等)615元以及其他一些杂费。学堂资产总额约12000多元,堂舍及基地占有大头,有7750元,其中“除试院旧有屋料不计外,建筑项下添置新砖瓦、木料、石灰等件”;而场所及设置约值881元,图书标本约值34元;原来试院的民田15亩约值150元,圩田62亩约值150元;普济堂分拨的圩田706亩约值2260元,并在此备注此田靠近江坍区域;而捐赠的田地及店房共计842元。

对比各项收支,可见该校等于施行“义务教育”,包办了学生的学费及衣食住行。收入一项中,大多数都备注了“无定”二字,而学校本身的“造血”功能相对开支只是杯水车薪,可见如果没有沙元炳等乡贤的大力资助与奔波,学校无法创办、经营。

2024-08-15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81848.html 1 3 清末如皋的新式学堂经费从何而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