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卫生健康

我市首家可视化疼痛专病门诊开诊半年,吸引不少患者慕名前来——

疼痛诊疗安上“第三只眼睛”

我市首家“可视化疼痛专病门诊”自今年3月开设以来,半年时间吸引了上海、苏州、南京等地患者慕名前来,好转率100%。近日,记者来到市中医院,一探究竟。

超声引导“看见”疼痛

27日上午,在市中医院建设路院区三楼疼痛科,科室负责人、主任医师管海涛忙得不可开交。“虽然半天只看十几个病人,但我和每位患者至少要交流半小时。在我看来,评估比治疗更重要,因为我们拒绝‘盲打’!”

调查发现,在市中医院疼痛科,前来就诊的患者一半以上的症状为肩膀痛,其中不少曾在一些中医养生馆进行过按摩、推拿或针灸,但效果不佳。“在民间就有‘五十肩’的说法,指的是50岁左右肩关节会出现各种不适、疼痛病症等表现,实际是肩关节老化、肩周炎、粘连性肩关节炎等,又叫冻结肩,中医上属于‘肩痹’‘肩凝’‘痹症’‘漏肩风’范畴。”管海涛介绍,这类患者因长期肩膀痛,往往会出现焦虑、失眠等症状。

“要想根治疼痛,就需要发挥肌骨超声的‘超能力’。”管海涛介绍,寒湿痹阻类冻结肩患者往往迁延不愈长期处于冻结期,传统中医治疗疗效较差,患者肩关节活动度及生活质量差。而肌骨超声可观察肩关节主被动运动中肌腱、滑膜、肩周间隙受累情况及是否存在肩关节撞击综合征,为临床精准诊疗提供依据。

他采取的治疗策略通常分为四步:第一步,止痛;第二步,能动;第三步,松解;第四步,康复训练。“首先,针对肩膀的无菌性炎症进行局部消炎,对于有积液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精准抽取积液。如此一来,患者的疼痛将大大缓解,可以睡个好觉。”管海涛表示,在此基础上,通过“水分离技术”,在超声引导下,再将灭菌注射用水注射进肩关节腔中,扩张粘连关节腔,从而让患者的肩关节能够活动起来。对于肩袖肌群的运动能力未能完全恢复,尤其外旋、内旋功能改善差的患者,还可以通过小针刀切割、松解和剥离解除病变软组织的粘连和挛缩。

“以上诊疗过程,都是在超声引导下的可视化操作,并且与中医传统疗法进行结合,更加精准对症,患者满意度较高。”管海涛强调,为了实现诊疗的闭环管理,他们还会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开出个体化康复运动处方,主要包括关节松动术、主被动拉伸、弹力带抗阻训练等适合居家放松肩关节等康复训练项目,受到欢迎。

外地患者纷至沓来

9岁的小姑娘瑶瑶(化名)是一名张家港的游泳小健将,由于训练不当,右胳膊出现了运动损伤,严重时一动也不能动。为此,三年内,父母带她跑遍了省内多家大医院求助,但治疗效果一直不佳。前不久,在父母的陪同下,瑶瑶慕名来到市中医院,找到管海涛团队求助。

“经过核磁共振检查,我们发现,这是由肩袖损伤引起的肩关节冻结,属于超声介入治疗的适应证。”为此,管海涛在超声引导下,首先将灭菌注射用水打入瑶瑶的关节腔中,促进关节打开;再用高渗葡萄糖注射到肩袖损伤部位,进行“增生治疗”——刺激诱发无菌性炎症,从而让肩袖损伤部位启动再次修复,促进愈合;在此基础上,将臭氧注射到局部肩关节间隙,消除炎症;针对瑶瑶局部肌肉萎缩的症状,指导她通过练习“钟摆运动”,前屈、外展肌肉康复训练等,全面改善症状。“前后6次治疗,全程做到了绿色、安全、精准,没有使用任何激素药物,最终达到了根治效果。”令管海涛开心的是,由于疗效显著,瑶瑶很快重返泳池,并在第三届全国游泳城市系列赛(张家港站)青少年组中获一等奖。

像游泳肩、肩锁关节半脱位后肩痛、肩峰撞击综合征、非撕裂性肩袖损伤等,都适合超声引导下的介入治疗。“肌骨超声是一种无创、无辐射的医学影像技术,主要用于肌肉、骨骼、关节等部位的检查和诊断,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灵敏度,能够清晰地显示组织结构和病变,适用于各种年龄段的人群,包括儿童、孕妇和老年人。”管海涛介绍,就像临床医生“眼睛”一样,肌骨超声让疼痛无处遁形,能帮助临床医生精确评价肌骨关节的患病情况,从而作出准确的针对性治疗,帮助患者迎来快速舒适的疗愈之路,让疼痛治疗变得可视化、精准化,过程更安全有效。

早在去年12月,市中医院疼痛科就成立了“超声可视化诊疗组”,并于今年3月率先在全市开设首家可视化疼痛专病门诊,主要应用于各类关节及软组织、神经疼痛评估及可视化治疗。截至目前,市中医院可视化疼痛门诊已接诊382人,治疗患者200余例,好转率100%,先后有来自上海、南京、苏州等地的近40名患者慕名前来诊治,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从今年4月起,市中医院发挥南通市中医医疗联盟盟主单位的作用,对口扶持海安市白甸医院进行技术推广。“我们每个月去一次,希望通过下基层的方式,让农村患者在家门口享受到可视化疼痛诊疗的便利。”管海涛说,在中医现代化背景下,该技术融合了现代影像学技术与传统中医疗法,如可视化针刀、可视化针灸、筋膜链理论等,不仅能够验证传统中医理论进行反馈,并且可以根据传统中医治疗理论实施现代化精准治疗,更大程度上发扬祖国医学优势。

“一站式”诊疗效果好

在市中医院可视化疼痛专病门诊,绝大多数患者都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加,足底筋膜的张力、弹性、成纤维细胞增殖再生能力降低,容易诱发足底筋膜炎。这类患者的症状多表现为早晨足底疼痛,起床走路后疼痛缓解,传统保守治疗效果比较差。”管海涛发现,这类患者以女性居多,多存在骨盆前倾、小腿抽筋等症状。

“在超声的引导下,我们通过小针刀对小腿紧张的肌肉进行松解,并对足底局部进行冲击波或注射消炎治疗。”他强调,针对足底肌腱撕裂的患者,还可以通过注射“富血小板混悬液”实现局部修复,“抽取静脉血50毫升,经过两次离心后,取富含血小板的成分血1—2毫升,注射到足底筋膜损伤部位,能有效促进损伤的肌腱生长。”这一疗法也适用于膝关节轻度损伤的患者。

类似这样的“肌腱末梢病”还包括网球肘、高尔夫球肘等,“很多时候,肘部的疼痛根源在手臂。在超声的引导下,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手段进行可视化精准治疗,将紧张的肌肉松解,力量较弱的肌肉加强。这种辨证治疗的思路和中医整体观有着异曲同工之处。”管海涛告诉记者,尽管在超声引导下,可视化操作依旧存在较大风险,十分考验医生的“手上功夫”,“人体软组织的结构复杂,操作医生必须深谙精细解剖学,了解肌肉的走向,避开大血管和重要脏器,稍有不慎,在颈椎或者腰椎的操作就有可能导致患者瘫痪。”

与核磁共振、CT相比,无创的肌骨超声更能“追踪”微小的损伤,高分辨率的B超机甚至能够“察觉”1毫米的肩袖损伤,更有利于诊断复杂病情,通过抽丝剥茧,去伪存真。“我原本是一名超声科医生,拥有10多年的超声介入工作经验。从2018年起开始系统学习疼痛科、康复科等相关知识,专注于研究‘肌腱再生与修复’,旨在多学科、一站式、个体化的诊疗手段,为复杂难治的疼痛患者带来健康福音。”管海涛透露,下一步,他和团队成员将进一步深入开展“多模态超声评价及介入治疗老年慢性肩袖肌腱病”研究,用超声照亮肌骨,让疼痛不再隐身。 本报记者 冯启榕

2024-08-29 我市首家可视化疼痛专病门诊开诊半年,吸引不少患者慕名前来——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83193.html 1 3 疼痛诊疗安上“第三只眼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