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冲
在通东地区,有一对相隔40多里、被戏称为“龙凤胎”的名镇。一座是通州区的余西镇(别称龙城),一座是海门区的余东镇(别称凤城)。它们的设镇时间都在元代,至今不过八百多年,但它们都自称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因为它们都认为自己延续了“余庆”盐场场署的历史,并称自己才是真正的“余庆”所在地。
先说“余庆”的来历,目前有两种说法:一是说“余庆”二字,来源于《易传·文言传·坤文言》中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二是说天授元年(公元690年)遭到追杀的尉迟宝庆(唐开国功臣尉迟恭的后人)避难于此,取其名字首尾二字而将此地称为“余(尉的同音字)庆”。在北宋时通州就设有余庆场,宋代地理总志《太平寰宇记》记载通州利丰监“管八场:西亭、利丰、永兴、丰利、石港、利和、金沙、余庆”,余庆场即为其中之一。在南宋时还有李庭芝“凿河四十里入金沙余庆场,以省车运”(《宋史·李庭芝传》)的记载,说明南宋时尚有余庆场。只是到了元代余庆场一分为三,即余西、余中和余东场,此后“余庆”的地名消失。三个盐场场署的方位和距离,据清初的《读史方舆纪要》记载“余东场旧在州东九十三里。又余西场在州东五十里,又东二十里为余中场”。也就是说余西和余东两场场署相距43里(余中因在民国后期已消失,本文暂且不谈)。
余西
2014年余西镇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现属南通市通州区二甲镇。之所以称为龙城,有记载说是因古镇的街道与场署的布局形似一条龙而得名。“龙身”俯卧在南北大街的中轴线上,铺街的石块是龙身上的“龙鳞”,位于北大街北头的余西盐课司场署就是“龙头”。场署三楹大门朝南,为“龙嘴”,大门前有一将军庙为“龙珠”,场署东西有两口古井为“龙眼”。主街端部各设一门,分别为镇海门(东门)、对山门(西门)、迎江门(南门)、登瀛门(北门)。如今迎江、镇海两门尚存。
庙宇林立是余西古镇的另一大特色,现存都天庙、头甲庙、西来禅院、元帅庙等数座庙宇,常年香火不断;遗址有大悲院、文庙、武庙、大王庙、城隍庙、红庙、十甲庙、三官殿、曹氏宗祠等。余西镇上还出过不少历史名人,比如曹顶、柳敬亭、曹秀升等等。
余西是一座因盐而兴的集镇,民国以后随着海岸线的东移,盐业逐渐衰落,余西场撤销。但余西人摆脱了对盐业的依赖,特别是1949年后余西人曾创造了农业产值2千多万元的辉煌历史(在通州名列前茅)。上世纪90年代随着乡镇工业的兴起,余西人做大做强了二、三产业,现在二、三产业产值已占余西GDP的五分之四。后来余西人又把古镇建设放到了重要位置,目前,余西古镇沿河景观带初步形成,一条具有苏中古镇特色的经典旅游线路正在打造。
余东
早在2008年余东就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019年又获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余东老街始建于明代,整个街道的建筑好似一只凤凰,凤身的中央是场署,场署的四周都是大街,凤头伸向新河(运盐河)。城内都以水道为关,南北大街还完整保存着2146块石板(底空,水道穿城至护城河)。余东曾有四个城门(现南门还在),另说有凤凰落过城外,所以有人认为这才是“凤城”叫法的来历。
余东庙宇众多,历史上曾有法光寺、东岳庙、文昌宫、城隍庙、关帝庙等数十座庙宇。值得一提的是余东的法光寺,建于明代,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它是一座集佛、道、儒于一体的庙宇,南通地区仅此一家,成为江海大地上一道风景线,每年到古刹的香客和游客达数十万人次。
来到余东,人们首先想看的就是崔桐故居。崔桐是明代探花,还是历史学家、文学家和诗人。他为海门人民留下了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明嘉靖《海门县志》,这是记载古海门最早的一部志书,使大家知道了海门明代以前的历史。余东还是革命老区,由于地理位置重要,这里是兵家必争之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曾发生过多次战斗,建有多处革命纪念地供后人瞻仰。
余东也是一座以盐而兴的市镇,但盐业的衰落并未给余东人带来多少影响。特别是1949年后余东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济上早已摆脱了对盐业的依赖。他们农工贸并举,各项经济指标一直在通东地区稳居前列。改革开放以来余东进一步加强旅游产业的开发,以运盐河为纽带,围绕“城+水”做文章,在保护文化遗产的同时创造古镇价值,使余东这张古镇名片越擦越亮。
说到这里,谁是真正的“余庆”所在地,已经不重要了,把两座集镇建设成现代化新型特色集镇才是首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