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彦云
国庆假日期间,我市各大景区游人如织,文旅活动大放异彩,多个景区接待人数创历史新高。无论是全市接待游客总量还是实现旅游总收入,都成绩喜人。其间,一组数据尤其亮眼:据携程平台数据,国庆假期,南通旅游的异地游客占比59.0%,90后、00后、10后游客占比59.2%,城市游客年轻化趋势明显。
如今,文旅市场百花齐放、竞争激烈,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人的旅游消费模式、消费习惯和消费内容,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他们注重追求个性化的体验和情绪价值,旅游不再是满足于传统观光游览的浅层次娱乐方式,而是一种追求高品质和丰富细节感的生活方式。年轻人正在成为文旅市场的主力军和旅游消费圈崛起的新势力。因为年轻人胃口“刁钻”,“文旅大餐”更需要常做常新,色香味俱全,才能抓住年轻人的胃,抓住市场与未来。
独特的地域文化、自然风光和非遗特色,都可能成为让年轻人来一次奔赴“诗与远方”的“触点”。但金山银山也会坐吃山空,酒香也怕巷子深,因此资源要升级、营销要跟上,做好科技赋能,讲好历史文化故事,打造更多互动式、体验式的消费新场景,用更颠覆的创意、更沉浸的体验、更浪漫的元素,才能获得想象不到的惊喜,让年轻的消费者满意而归。
在快节奏、信息爆炸的当下,年轻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他们渴望在质朴的大地上“撒野”,以期在精神层面获得放松和滋养,找回乡愁。“乡村游”就是一种很容易让年轻人“上头”的休闲方式。因此,有必要打破和重新定义文旅的传统边界,更加突出乡村文旅的重要地位,因地制宜唤醒乡村的沉睡资源,让“country walk”成为“反向旅游”的黑马。同时,提振乡村文旅,也能吸引更多新农人与乡村实现“双向奔赴”。
年轻人不仅仅是消费者,也是文化的创造者和故事的讲述者。他们有着细腻敏锐的感悟力,也勤于在细节上进行思考和记录,并且有着强大的社交影响力。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文旅产业是否注重绿色旅游、生态保护、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等等,关乎旅游业的健康长期发展。而当旅游业从娱乐方式变成了生活方式,“吃、住、行、游、购、娱”便融为一体,舒适性、安全性、整洁度、文明度等等,就成为一个地区文旅发展水平的“注脚”。因此,在热热闹闹的黄金周过去后,我们不妨多留意各大社交媒体上年轻人对当地的旅游观感,顺着年轻人的情感体验和思维逻辑,既能查漏补缺、扬长避短,也能获得创意和灵感,以适应年轻力量,推动文旅业持续繁荣,活力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