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学与思

多措并举破解工业企业“招工难”

□黄元宰 魏竹海 魏巍

近年来,南通工业企业“招工难”的问题仍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据对南通罗莱家纺公司等14家较大企业抽样调查,2024年度企业需招聘的员工与实际招聘到的员工存在较大缺口。

南通工业企业“招工难”,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工资水平缺乏比较优势。相比生活性服务业,如物流快递、网约车等等,对技能要求相对较低,从业门槛不高,工作时间自由度也大,但从业人员每月到手收入总体上高于制造业就业人员,从而导致制造业缺乏就业吸引力。二是职业环境引发流入不足。就业环境方面,制造业流水线工作环境嘈杂、工作流程枯燥、工作强度较大,多执行“上六休一”的轮班制度。新一代就业群体,除关注收入水平外,更重视自己从事行业、职业的发展前景和工作环境。三是高校毕业生返通、留通意愿不强。许多通籍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地区选择上,省内以苏州、无锡、南京为主,省外以上海、北京、深圳为主。四是机械、数控专业人员缺乏。调研发现,懂操作技能的电焊工、普通车床、铣床、磨床、机床维修工、工程机械装配工等年轻人少,导致企业急需的技术工人很难招到。五是就业观念与时代发展脱节。主要表现在90后、00后新生代劳动者择业观发生变化。新生代劳动者从小在互联网普及的环境中长大,普遍不愿意接受工业企业较为严格的纪律约束和枯燥的工作模式,而是向往时间自由度高的职业或岗位。

破解南通工业企业“招工难”,必须从用工观念转变、用工环境优化、用工方式多样、用工政策倾斜等方面入手,形成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员工“卖力”的良好用工氛围。

建立“凤还巢+外引”组织。“凤还巢”,就是吸引在外务工者特别是高技能人才主动回家乡参加经济建设。“外引”,就是引进跨省、跨地区不同类型的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加盟本地经济建设。建议由市政府牵头组建由人社、发改、教育、财政、税务等部门及属地党委、政府组成的“凤还巢+外引”工作专班,全面实施“政府+企业”“凤还巢+外引”的双轮驱动方针,打造“政府搭台、企业为主、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长效机制。

提升职工工资竞争力。地方政府层面,根据本地产业布局和经济发展水平,制订促进职工培训的中长期规划和技能人才培养政策,加大资金投入,打造和完善一批符合地方需求的职业培训基地,为企业职工转岗和需要技能的求职者提供技能培训、技能鉴定补贴,以有效调动劳动者进入职业技能岗位的积极性,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用工企业层面,积极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保障职工合法权益。根据经济效益状况,稳步提高职工工资福利待遇,增强企业吸引力,不断优化职工工资结构,合理确定职工在本企业连续工龄工资的比重。同时,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和贡献,可设立奖金、提成等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提高职业技能培训水平。一是校企合作“订单式”冠名培养。根据南通地区知名企业产业结构特点及对职工的技能要求,职业(技工)院校为知名企业冠名到外省、市(县)招生,学生到校后,企业、学校和学生(家长参与)三方签订委培协议,约定学员毕业后去企业服务期,企业为学员支付培训、学习、实习等费用,每月适量补贴生活费。学员培训结束后直接到“订单”单位就业。二是校校合作“定向式”培训。采取“2+1”分段教学模式,针对我国西部地区中等职业学校实际情况,开展南通职业(技工)院校与西部地区合作办学,即学员在西部职高学习两年专业基础理论课,第三年到南通合作院校实习操作技能课,毕业后由南通院校推荐到本地相关企业就业。三是开展“储备式”培训。职业(技工)院校须将当地企业的技能人才需求作为培养目标,积极开发科技创新专业,如工业机器人、智能制造等,专业设置全面接轨当地支柱产业。

畅通劳动力供需渠道。进一步建设好三类平台。一是招聘服务平台。大力发挥各级人力资源市场作用,举办形式多样的日常招聘、定期招聘和大学生专场招聘会等,为企业和劳动者就业提供“面对面”交流平台,及时将企业用工信息传递给有就业愿望和就业能力的城乡劳动者,多渠道帮助企业招聘职工,引导劳动者实现高质量就业。二是劳务合作平台。由政府部门牵头,企业运用市场化有偿服务运作模式,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与外省、市(县)进行劳务合作,在对方建立长期稳定的劳务输入基地,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三是网络信息平台。进一步利用官方公信力和互联网优势,通过网络即时发布企业招聘信息和劳动者求职信息,降低企业招聘成本,提高企业招工效率。

建立服务企业用工长效机制。一是健全用工服务工作体系。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创办职业培训、劳务中介机构,建立一个公共机构和社会组织协同发展、功能全面、管理规范、城乡一体的用工服务网络。二是完善用工服务工作方式。建立公共就业服务申报和准入制度,对守法经营、用工规范的企业通过自主申报,提供公共就业服务;对不签劳动合同、用工管理不规范的企业不予提供公共就业服务。制定服务企业用工的专项实施方案和综合性政策文件,统筹使用政策、信息等资源,有效发挥公共人力资源市场配置功能和企业用工主体作用,建立并完善行政推动、市场运作、规范用工、待遇留人的用工服务长效机制。

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强化宣传推介,畅通就业信息渠道,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以及电视、广播、报刊、宣传栏、板报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南通经济建设成就、城市营商环境、招商投资项目、就业优惠政策、返乡就业创业典型人物事迹,定期向社会发布优秀诚信龙头企业的概况、产品特色、工资福利、用工需求、发展前景等信息,全方位拓宽招工渠道,引导在外务工劳动者回乡就业,吸引外省有识之士来南通发展。

(作者单位:南通大学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如皋市老科协;如皋市江海高级技工学校)

2024-10-14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87045.html 1 3 多措并举破解工业企业“招工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