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时 评

为基层减负还需“三点发力”

□朱志成

“现在的发文少了很多,确实给我们基层增加了不少研究具体事项的时间”“打个电话能解决的坚决不开会,确实节省了不少来回折返的精力和时间”“以前干事是层层给‘包袱’,现在反过来了,干事的劲头更足了”……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的心声,再次表明了当前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一段时间以来,各地采取了诸如反向核查、合并研究、严控文件、精简会议等办法,打出了一系列为基层减负的“组合拳”,减负效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也听到了一些“刺耳”的声音。比如,一些干部反映“有些工作没有了监督考核检查的‘抓手’,无法保障基层落实”,还有个别干部表示“减负好啊,减负就不用布置工作、推进工作了,何乐而不为呢”。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出发点是为了“减轻基层负担,让基层把更多时间用在抓工作落实上来”。然而,却被少数干部“读偏”“读歪”,片面地认为为基层减负就是为了“卸担子”“减责任”,甚至心安理得地把工作无法推进归咎于为基层减负。之所以会有这种现象,主要原因还是思想上的“庸懒散浮拖”观念,没有念好为基层减负明责履职的“紧箍咒”。

一方面,不少干部习惯于老的工作方法,倾向于以自我为中心,认为上级对下级开展的督查检查考核是“约定俗成”“理所当然”,好像不开展,就不知道如何工作。从本质上来讲,这是思想上没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另一方面,一些干部出现“不作为”情绪,也反映了他们对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认识、理解和把握不深不细、不准不透。从本质上讲,就是“本领恐慌”的问题。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关乎广大党员干部切身利益和干事创业环境,一刻也不能放松。必须念好为基层减负的“紧箍咒”,以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做到源头治理、示范引领、久久为功。

明思想,脱“虚”向“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源头在思想。一些干部随意对基层“添砖加瓦”“变相减负”,其根源在于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没有真正转变角色,没有把为基层减负作为实打实的工作,只唯虚、不唯实。而推进基层减负,最核心的就是要从思想上大转变。要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多给基层一分理解和关心,从思想上破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扫除懒政怠政的思想阴霾,防止出现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情况,真正让基层减负减到实处、得到转变。

立规矩,自“上”而“下”。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关键在上级。要坚持以上率下,一级带着一级干,既要合理布置任务“过河”,也要提供资源方法“搭桥”,真正让基层干部“有感”有为。要强化基层至上,“走出办公室、下沉到一线”,看一看基层负担是否过重、问一问基层压力是否过高、听一听基层干劲是否有力,时刻提醒自己多为基层着想,急基层之所急、忧基层之所忧、解基层之所难,真正推动为基层减负往深里走、往实里走,持续为基层营造层层抓落实、干群更齐心的良好氛围。

求实效,抓“常”抓“长”。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难点在长效。为基层减负不是“一锤子买卖”,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长期坚持和不断完善,需要常抓不懈、久久为功。抓“日常”,健全经常抓落实的机制,以一竿子插到底的方式,对为基层减负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靶向发力,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抓“长效”,把为基层减负的“紧箍咒”落实到各条线各领域各环节,扭住减负“反复发作”的难点痛点,一寸不让、半步不退,抓一件成一件,积小胜为大胜,真正让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2024-10-23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87954.html 1 3 为基层减负还需“三点发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