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在取得亮眼成绩的同时,南通开发区正在积极布局未来产业,着力抢占“新赛道”,瞄准氢能、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第三代半导体等主攻方向,系统推进10平方公里的“新时代未来产业园”建设,加快形成先发效应和规模优势。
新时代未来产业园位于G15高速以东,规划范围北起星湖大道、西至沈海高速、南至农场中心河、东至开发区边界,以打造南通全市范围的区域协调发展的融合区、高端智能制造的标杆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园区为目标,对接国际产业发展趋势,统筹布局国际高技术企业,科学规划专精特新园、未来工业园等主题产业园,进一步突出创新驱动,进一步激发产业动力。
而随着“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的提出,南通开发区又迎来更多机遇。
“年初省政府工作报告在部署2024年重点工作时,提出要联动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其中明确‘规划建设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保德林介绍,潮起长江口,抢抓机遇向未来,作为首批14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南通开发区率先扛起大旗,在产业协同和创新协同上精准发力,为全市打造面向科技前沿的现代工业名城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去年,南通开发区与上海生物医药科技发展中心签署合作协议,以南通能达生物医药科创园作为平台载体开展系列合作,培育以研发、孵化、运营为方向的医药研发“创新链”,加快构建大南通生物医药创新策源地。
在此背景下,于上海工作多年的生物医药研发人才梁玉晨选择落户南通开发区。“团队致力研发心衰、血管取栓和瓣膜疾病器械,目前各项工作均取得不错进展。”10月18日,作为晨兴(南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总经理,梁玉晨在苏州对接客户,其掌握的心衰流程介入器械设计及制造技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已申请专利70余项,市场前景广阔。
像能达生物医药科创园与晨兴医疗携手发展一样,借助长三角地区“大院大所”攀高,协同建设产业载体,也是南通开发区的破题之道。南通开发区推动大通宝富与省产研院共建联合创新中心;中天储能联合新宙邦、中天超容等企业成立新型储能产业协同创新联合体;华东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南通基地暨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南通分中心成功落户,与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建成国家级企业研发机构3个、省级118个、市级168个。
“集聚优质企业,搭建合作平台,汇聚创新要素,制定长远规划……”保德林表示,将抢抓上海加快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战略机遇,保持定力、久久为功,以“店小二”的姿态,专业化、特色化、精准化提供各项服务,更高效率配置产业资源和创新要素。
他表示,下一阶段南通开发区将进一步放大开发区“3+1”主导产业集聚优势,积极对接上海、苏南优质科研平台,着力打造重点产业园区,加快滨江湾、新时代未来产业园建设;全面对接上海“五个中心”建设,推动开发区融入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推进“人才链”共用,发挥“海外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示范效应,推进跨区域科创项目扶持、科技人才培养。打造全生命周期“能达无忧办”服务品牌,畅通信息、人才、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流动渠道,吸引更多科创型企业、高端人才来区孵化成长,致力未来产业长足发展。
·陈可·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由南通开发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