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广玉兰

遇到张阿松(下)

□黄俊生

避开大河,改走小河,可见文天祥他们乘坐的船不大,如诗中“一窗春梦送轻舠”所述,乘一种如刀形的小船,像梦游一样,恍恍惚惚地在春夜里偷偷前行。就这样行了将近二十里,到达两河分叉处,辨不清了方向,只得停下,不敢贸然行事。借着朦胧的月光,发现船停处,水分四向而流,在水的中央,有一几亩方圆的土墩,土墩上有一户农家,遂登岸借宿,探听消息。

这家农户姓田,猛然见到一下子冒出十几人,吓了一跳。兵荒马乱的年代,老百姓都是在战栗惊恐中苟延残喘,生命朝夕不保,突然冒出这么多人,田家汉子不被吓趴已算胆大。好在田家农舍处于水路驿站,常有往来船只停泊歇息,田家汉子也是个有眼力见识的人,他一打量,这十来个人个个气度不凡,不像寻常人,忙起身热情招呼,生火烧水做饭,驱赶春夜清寒。

用罢饭,文天祥一行各自在灶房客堂择地而坐,守到天亮,辞别田家,继续南行。

后来,人们在这里建了桥,定名“宋家桥”,把田家农舍的土墩称为“丞相原”。《如皋县志》里记载说:“丞相原,在县南十八里宋家桥西,宋丞相文天祥航海经此,借宿田家,因名。”清代诗人江大键的《丞相原》,把文天祥此次遭遇叙说得明明白白:

丞相脱京口,夜宿田家村。

山河若碎粉,只手思图存。

忠义贯金石,岂作说降客。

异哉苗李贤,未能辨心迹。

三年系燕狱,不死冀后功。

黄冠归故里,谲敌焉能从。

东望海水流,西听江潮响。

丹心照汗青,精魂此来往。

文天祥如此东躲西藏地前行,目的是想到范公堤渡海南下。告别田家农舍之后,天已大亮,轻舠小舟有了方向,遂向东,由串场河至今如东马塘,顺利的话,当夜就可到达海边,再顺利的话,连夜雇船,抵达对海的宁波甚至更远的福州。不过,文天祥这样的愿望,很快被现实击得粉碎。刚过马塘,元军闻讯追来,他们只得弃船四散逃跑,逃跑中,亲兵王青被元军搜寻俘获,文天祥只身逃至范公堤,前有苍茫大海,背有元兵追捕,文天祥张皇失措,一时不知何去何从。巧得很,迎面遇到当地住户张阿松,文天祥急忙上前寻救,张阿松一看,来人不像俗辈,定是不寻常之人,二话不说,把他接至家中,藏匿起来。

外面元兵呼啸往来反复搜寻,文天祥在张阿松家藏得严严实实,躲了五天。元军搜捕不到文天祥,便将海岸线严实地封锁起来,看你文天祥怎么出海。从马塘出海的计划破灭了,文天祥只有另寻他路,改从通州入海。此时,他身边聚拢了五位旧部,便请张阿松帮忙,送他们去通州。张阿松真不错,替文天祥等人戴上苇笠,装成渔夫模样,让两个儿子用船送他们先到今如皋丁堰,由丁堰沿着运盐河回到白蒲,再由白蒲去通州。

这段经历,《如皋县志》记述得颇为详细:

德佑之际,宋已不可为。信国从皋潜行入海,追骑相跟,昼夜匍匐。……过此几为所缚,赖张阿松力得脱去。

张阿松,如皋人,居捍海堤。文天祥微服赴国难,……会经阿松所居地,阿松知其非常人,留宿五日,闻有兵至,阿松遣二子,戴以苇笠,送至通州泛海。

张阿松是农夫、渔夫还是盐丁,不得而知,不过,无论他是甚,作为籍籍之辈,能在史册或方志上留名,这荣耀,即便不是史上仅有,也是凤毛麟角。

阴历三月廿一,张阿松家两兄弟送文天祥几人到达白蒲,停船宿于舟上,睡到五更时,一艘送信的驿船从通州快速驶来,告诉张阿松兄弟:“马来,马来。”马,指元军骑兵,马来,就是元军骑兵马上就到。文天祥一听,急令张家兄弟张帆起航,赶紧行离此处,船离岸不久,岸上就传来了追兵的马蹄声。

第二天,文天祥想来此事,仍连呼侥幸,他认为,冥冥之中,天佑忠直,因而对白蒲心怀感念,又写了一首《过白蒲》:

北去通州号畏途,固应孝子未回车。

海陵若也容羁客,剩买菰蒲且寄居。

这么好的地方,这么好的人,这么好的运气,白蒲真值得留恋。想想前去的通州险阻莫测,生死难料,情愿在白蒲用菰草蒲草来搭建遮风避雨之地,做一个白蒲寄居客。白蒲人也一直缅怀和纪念这位民族英雄,把他泊船的这段运盐河定名为“闻马河”,河里盛产的通体透明的银鱼叫“文鱼”。

《南通传》连载 第十章 文山渡海:文天祥的江海遗篇

2024-11-08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89639.html 1 3 遇到张阿松(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