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民间写真

石港门三豆腐店

□施志淮

1983年编《南通县地名录》里有石港“门三豆腐店”,它在抗战期间曾是粟裕的抗日指挥部。

门三豆腐店创办人姓张,名门三。据《张氏家谱》:“唐高宗、武则天东巡,路过山东寿张县,得知张公艺家九世同堂,询其故,‘公艺’公书百‘忍’字呈上,高宗亲题‘百忍堂’三字褒奖。门联‘九居世泽、百忍家声’,曾祖名曾为‘鲁卿’,吾家实为‘百忍堂’之后人也。”

也不知何年,张氏远祖门三公一条扁担、两个挑子,千里迢迢流落到石港,在东门的十字路口开了爿豆腐店谋生。因地理优越、品质上乘和经营诚信,豆腐店深受乡民称道,生意渐佳,门三经多年经营,建有房朝南3间、朝东3间以及半塔子门店房5间,还有豆腐坊和仓库等。清光绪廿十六(1900)年,门三豆腐店因故闭业,后改开南货店,卖香烛、冥票、毛丈纸和酱醋盐糖等,“文革”期间拆迁。

据张门三后人张展舒回忆,他听父亲张国华(曾任石港小学教师)说:“1942年暑期,新四军一师师长粟裕看中门三豆腐店四通八达的地理位置,将三旅七团团部设在我家,备战石港日伪据点。粟裕住我店朝东屋,每天用河水冲澡、晚上草烟熏蚊,手摇棕扇,烛光伴至深夜。粟裕师长待人和气,团部运来一批香瓜放在我家老库房,粟裕让我代管,嘱咐说这批香瓜来之不易,是专供新四军的,我们家人可吃,但不要送人。”

1942年8月初,粟裕组建“老虎团”,后亲自指挥攻打石港日伪据点,创造了以零伤亡痛歼日伪600余人的奇迹。

1943年1月,粟裕派师警卫团副团长姜子和配武装加强连,与苏中区党委调查研究室主任施平(后任中共南通县委书记)一起,在石港接应治疗耳疾的著名爱国人士邹韬奋,护送北上至阜宁军部,全程约六七百华里。考虑到邹韬奋的安全和身体状况,并征得韬奋同意,粟裕决定让邹韬奋减轻行装,留下一批非绝密文件和报刊藏于门三豆腐店,邹骑马,姜子和、施平等人步行,并建议因目前苏中抗日斗争处于最为艰苦的坚持阶段,各种不可预测的情况都可能随时发生,大家要避开集市、大路,沿僻静的范公堤外沙滩向北。韬奋临行时见到张老师,亲切地说:“张老师,我们都是文化人,相信抗战定会胜利,你是小学教员,要多多宣传抗战,我放在你家的报刊、书籍托你保管,里面有我创办的刊物,可多看看。”为避免书籍被日伪发现,张老师请地下党人吴维刚、张嘉箴二人到家,在北屋内挖地坑,埋藏书籍报刊,用杂物和干草掩盖。1944年10月28日,日伪来抄家,在没发现任何可疑之处的情况下,残酷地杀害了张老师18岁的二弟张国智。

1944年7月25日,邹韬奋在上海病逝,时隔14年张老师才知此噩耗。1959年,张国华老师将留存下来的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期间出版的近百份书籍、报刊、标语和宣传画等如数捐赠给南京军区,向国庆十周年献礼,其中邹韬奋创办的刊物《抵抗》《大众生活》和抗战期间苏南解放区出版的《战斗与血迹》都是珍贵史料,人民解放军庆祝国庆十周年活动筹委会、南京军区分别向张国华老师颁发纪念证,以作纪念。

笔者和张国华既是师生(我的小学老师),又是同事(1979年我被分配到石港中学任教),从老师处受益匪浅。张老师从小在外祖父家学过生意,打得一手好算盘,又爱好读书,对石港的历史典故知之甚多,文笔又好,《南通史话》《南通县文史材料》《石港文史集萃》等刊物载有他多篇文章。

门三豆腐店至今已传八代,它支援革命、参加抗日的故事应为石港人世代相传。

2024-11-12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89990.html 1 3 石港门三豆腐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