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我现在走得很稳了。”5日,南通六院开展了该院首例机器人辅助脑深部电刺激术(DBS)。第二天,王阿姨(化姓)就在家属和医护人员的见证下,重新体验了行走自如的感觉。
“起初,还只是动作变慢、有点抖。”王阿姨今年60岁,4年前开始出现行动迟缓,体现为走路慢,起坐、转身均缓慢,伴有右侧肢体不自主抖动,被诊断为“帕金森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系统的药物治疗。
但帕金森病是一种进行性加重且无法被治愈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随着病情的进展,药物已不能很好地控制她的病情。“以前吃了药就能正常活动,后面药效越来越短,只能控制两个小时。”
于是,她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南通六院帕金森病门诊就诊。诊疗团队经过充分讨论和评估,考虑其符合脑深部电刺激术指征,并制定了机器人辅助DBS手术方案。
完善术前准备后,南通六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帕金森病多学科诊疗团队领衔专家陈普建带领团队为王阿姨实施了手术。术中,在机器人辅助下,电极精准地被植入患者大脑的靶点区域。术后复查影像确定电极置入与计划靶点位置完全一致,手术成功。
第二天,王阿姨就可以下床走路了,她说:“走起来明显感觉轻松多了!”目前,她正积极接受后续治疗。 ·李波 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