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南通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党委以“竞”字开局,把争先进位、攀高逐强的精神面貌和奋斗姿态贯穿全年各项工作始终。服务民生,深化“四好农村路”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全面开花结果;以人为本,安全至上,全面打响公路安全隐患整治攻坚战;深化公路养护现代化,以科技创新为抓手,探索苏式养护样板新路径;大力开展服务升级行动,为广大社会公众营造安全舒适的出行环境。
农路蝶变
探索服务乡村振兴2.0版“南通经验”
路,是出行的希望,更是发展的助力。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首次作出“四好农村路”重要指示批示十周年。十年里,南通市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不断开创新时代农村公路建设发展新局面,持续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十年发展,南通一条条纵横交错的农村公路,串起千家万户,连接起广阔乡村的新生活。“四好农村路”成为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富裕之路。
近年来,南通市紧扣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全市农村公路高水平、高质量发展,先后荣获首批“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市和国家级市域示范创建突出单位等荣誉称号,六个县(市、区)实现省级示范县“满堂红”,三个县(市、区)创成“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2024年,南通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紧扣乡村振兴,紧盯民生需求,以“片区化”发展新思路,主动探索打造农村交通服务乡村振兴2.0新路径。“十四五”期间累计投资48亿元,建设农路886公里、农桥371座。深入推进《2024年深化打造农村交通服务乡村振兴2.0工作方案》实施,指导海门正余、通州石港、如皋城北街道等21个申请片区。联合崇明交委开展八方共建打造“毗邻交通 花开幸福路”样板片区,全线共计42公里。为进一步造福百姓,今年开展新一轮农村公路路网规划,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完工110公里,桥梁完工33座,安全防护工程完工180公里,完成建设投资9.4亿元,完成投资占比90.5%;推动海门常乐、如皋平园池、海安老庄共11座农村公路驿站建设。加强推动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县道优良路率达94.9%,乡村道优良路率达91.5%。持续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试点;农村公路管养做法相继登上《人民日报》和《交通强国》工作简报。
公路医生进乡村
探索隐患整治的“南通机制”
农村公路是广大群众的“幸福路”和“致富路”。今年,全省启动“公路医生进乡村”安全专项行动,进一步提升公众出行安全指数。
按照省中心部署,南通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深入开展“公路医生进乡村”活动,截至目前共完成19条农村公路安全隐患挂牌整治,开展农村公路危桥管控措施等系列“回头看”。积极做好农村公路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专项整治工作。凝聚行动合力,建立职能部门协作、专家团队支撑的工作强机制。创新构建市县镇三级联动、交通公安应急三部门协同的“三三”制工作机制,组建市级层面20人、县级层面75人的公路医生专家团队,为农村公路安全治理和完善提升,提供专业、科学的技术指导和团队支撑。
铆定隐患排查,明确“一路一策、一点一策”的整治新思路。2024年市级层面组织7批次公路医生专家团队,深入如皋市X252、如东县X301等全市19条农村公路挂牌路段,按照“一路一策、一点一策”的方式,对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提出综合性整治提升建议,全过程、全方位指导专项工作。19条路段已全面完成整治提升。
创新党建融合,形成“一体六联、共享协同”的共建大格局。积极探索建立“公路医生进乡村”党建联合体,在如皋先行先试,创新形成“政治理论联学、优势资源联享、实践活动联办、党员队伍联育、整治工作联动、党建品牌联创”的“一体六联”工作模式,为农村公路安全隐患治理,注入党建示范引领动能。
科技兴路
开创养护现代化的“南通路径”
好路是建出来的,更是“养”出来的。
今年以来,南通公路部门共完成95.486车道公里的养护大中修工程,完成135.026车道公里路面预防性养护工程,完成24座桥梁健康监测系统建设工程,对照年度计划目标完成率100%。深入推进养护现代化示范创建,推进“通橙在线”养护品牌建设,高起点推动长寿命周期养护试点。228国道、434省道长周期养护试点工程列入国家养护现代化试点。全省率先探索“一缝一档”道路病害档案库,精准调查裂缝病害,建立裂缝数据库,采用人工调查结合多功能检测车周期性跟踪观测裂缝的发展变化情况,按需维修,实现动态化管理。高标准完成国家公路网技术状况监测迎检工作,328国道以优异的路况及优美的路域环境圆满完成迎检任务,蒿枝港桥获交通运输部通报表扬。
强化养护精细化设计。利用探地雷达技术对G228通州段、S356启东段等养护大中修工程进行病害检测,优化病害处理范围,对施家店桥、陆家桥等桥梁病害进行精细化设计,优化板梁维修、更换方案,确保养护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降低养护成本,节约养护投资500万元以上。完成无人集群养护施工技术试点,首次在全市范围内引进路面无人摊压施工集群智能设备,参与S356养护大中修工程项目建设,实现沥青路面施工全流程数字化管理,相比传统工艺有成本、质量、安全三大优势,为后续无人集群养护施工推广提供了有益的探索。智慧化管控提高管理效率,推广工程信息化管理手段,大中修沥青面层施工的前、后场安装“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管控系统”,实时掌握沥青混合料生产级配、摊铺温度等关键质量控制点。
加强“四新技术”推广应用。建立完善养护“四新技术”适用清单,推广应用渗固磨耗层、就地热再生、薄层罩面等技术、沥青混合料厂拌热再生、免震免养水稳、灌入式复合路面、地聚合物注浆、玻纤套筒等,提升了公路、桥梁耐久性,加大了废旧路面材料再生利用,减少了碳排放。保重点,全面完成G228“公路安全精品路”项目建设。与通州、启东交通运输局合作共建11个港湾式公交站台及启东治超站公路货车动态监测站的改造。
服务升级
送去公路如家的“南通温暖”
为进一步提升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服务水平,今年以来,南通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把普通干线公路服务区“司机之家”建设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更新改造国省干线服务区,着力营造家的温暖。全面推动落实交安设施维护和更新改造,落实好今年交安设施更新改造任务,对全市国省道桥梁信息牌内容进行了更新。共新增波形梁护栏9230米,新增交通标志192套,更换标志版面263块,漆画热熔标线20万平方米,清除标线9000平方米。积极和地方政府及公安交警部门配合,完善各类事故多发路段公路安全设施,全年共封闭中分带开口61处(含G228),极大提高了国省道的安全服务水平。促服务,高标准推进服务设施改造升级。积极与交投集团磋商,推进十总、四甲及启东停车区充电设施的安装,逐步推进我市所有国省道停车区充电桩“全覆盖”。对G228启东停车区创建省级国省道公路驿站进行了修缮和改造,11月施工结束,新的停车区焕然一新。推进如皋G204服务区“服务+”方案制定及落实,目前已全面完成软硬件的升级,增加休息座位,改善休息环境,增设触摸屏。通过改造,提高了对货车驾驶员的服务水平,方便了货车驾驶员的货物信息的查询。
百舸争流千帆竞,奋楫前行勇者先。新的一年,南通公路将锐意进取、矢志奋斗,在“强富美高”新南通现代化建设大潮中,“竞”出公路高质量发展新高度。
·南通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版面摄影:张力 施永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