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40周年系列报道(七)
2008年,苏通大桥建成通车、洋口港实现初步通航,一代代南通人孜孜以求,南通结束了“南不通”的历史。
南通开发区在全市开发园区中起步最早、体量最大,在搭建平台上敢于突破、先行先试,以时不我待的使命感,绘蓝图、拓空间,抓项目、快发展,建新城、聚人气。从2002年国务院批准设立南通出口加工区,到2013年获批设立南通综合保税区,对外开放能级不断提升。如今,跨境电商、保税物流、保税研发等新业态、新模式表现亮眼,新质生产力活力迸发。4.61平方公里的南通综保区,成为“双循环”重要连接点、南通打造战略性开放枢纽的最前沿。
完善区域规划,集聚发展动能
本世纪初,为迎接大桥时代的到来,南通开发区人加快深化、完善区域规划,按照“高起点、大格局、功能全、环境美”的总体要求,首次对开发区全域进行概念性规划工作。从2002年11月起,经过日本、新加坡、德国等国际一流规划设计团队长达4年多的努力,开发区全域概念性规划及部分区域控制性详规出炉。
能达生态通廊,位于南通开发区核心区的诗意绿色空间,如一条“绿带”串联起开发区的商业、生活和生产空间。如今开发区“一主一副三节点,一带四轴多片区”的规划,正是对20多年前“一个中心、两个核、一条长廊”蓝图的工笔描绘。
“这个通廊有20多公里长,从能达商务区一直串到江边,对开发区环境的保护及改善,起了非常好的调节作用。”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原副书记、管委会原副主任严宪介绍,能达商务区要打造为一个非常宜居的一个地方。用生态通廊将产业分散在两头,能让产业及人居环境都更好地发展。
2004年,通过国土资源部规划审核,南通开发区面积从4.62平方公里扩大至24.29平方公里。在那几年,国际资本向中国转移的势头已形成,南通开发区经过20年的开发建设,形成了较好的投资环境、产业基础及人才队伍,具备了承载产业转移的能力,集聚了加快发展的动能。
项目相继落户,蓝图变为现实
2008年,苏通大桥建成通车,交通畅达了,南通开发区招商引资的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开发区人也清醒地认识到招商竞争将更加激烈。
严宪清晰记得当时的想法:“大桥通了以后,如果不很快地把这个地方推出去的话,这个地方就是穿堂过的区域,大家通过大桥,沿着高架很快就往下走了,所以这个地方要吸引投资者留下来。”
她还记得,为一个SK膜项目到韩国去,时间紧任务重,今天去韩国谈一谈,明天就回来了。去上海、南京是早上去下午就回来。大家的激情都很高,以时不我待的责任感去攻项目抢项目。
一封封函电往来,一个个问卷解答,一次次洽谈交流,一个个夜不能寐的思考……王子制纸、振华港机等项目,就是在南通开发区人的执着努力下落地,最终实现了企业与南通开发区的“双向奔赴”。
后来,中天科技、安惠生物、一德实业、惠生重工等内资企业,嘉吉、迈图、朗盛、三大雅、万高、联亚等一个个投资规模大、技术水平高、产出效益好的项目相继落户,为南通开发区产业板块的形成打下基础。
与此同时,东方大道、通盛大道、22万伏输变电站、第二污水处理厂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以及科创园、四海家园、五湖家园等城市功能项目和通盛花园、春天花园等一批拆迁安置项目建设全面启动,兴起新一轮开发建设热潮。
苏通科技产业园,则在省市两级政府的谋划下,由南通开发区具体组织推动。从2008年10月偶然获取信息,到2009年5月“苏通科技产业园开发公司揭牌暨项目启动仪式”举行,短短半年时间,一个国际化的跨江联动开发新平台从蓝图变为现实。
获批建综保区,赢得发展空间
2012年,南通开发区人意识到,综合保税区这块“金字招牌”意味着更多的优惠便利政策,抢下这个“香饽饽”,就能为南通开发区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市主要领导非常重视,区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然后我们就跑部、跑省,因为这个综保区的设立涉及10个部委办,我跟我的同事大半年的时间基本上都在北京跑。”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原委员、南通综保区管理局原局长范志强回忆。
南通市政协原副主席、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原书记屈宝贤介绍,当时全国至少有三十几家在进行竞争,江苏也有很多家在竞争。南通开发区发扬钉钉子精神,比其他地方有更大的力度,才能够把这件事情落实下来。
南通综保区,是2002年设立的南通出口加工区的“升级版”,涵盖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以及跨境电商、保税研发、保税展示、保税检测维修等多种保税服务功能,更填补了苏中地区综合保税区的空白。南通综保区于2013年获批并于当年实现封关运作,创下了令人瞩目的开发区速度。
近日,海关总署公布了2023年度全国150家综合保税区发展绩效评估结果,南通综合保税区排名跃升至第53位,较上一年度上升17位,在全省21个综合保税区中排名第6位,较上一年度前移1位,取得历史最好成绩。其中,研发业务进出口值全国排名第14位,跨境电商进出口值全国排名第19位。
叠加港口优势,全面对外开放
在距离苏通大桥近2公里的南通综保区B区,有着江苏进口规模最大的跨境电商综合运营企业——南通灿达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相比跨境电商直购进口,灿达主营的跨境电商“1210”网购保税进口业务,采购及物流成本低、配送速度快。2021年,综保区又建成全省首个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退货中心仓,打通了跨境商品退货难、退货慢的“堵点”,灿达业务量猛增。
“去年我们跨境电商进口额超10亿元,(规模)居江苏省首位。”南通灿达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张思源介绍,这里拥有便捷的公铁水联运网络,顾客下单之后,最短1天就能收到。
优江拓海,江海联动。南通综保区与通海港区联动发展,实现保税功能与港口作业功能叠加,有力促进货物快速流转,形成以南通中远海运物流供应链有限公司、供销冷链物流(南通)有限公司等为龙头的现代智慧物流产业。2017年通海港区一期建成,集装箱吞吐量即突破100万标箱,并连年攀升,今年上半年增速位列全国主要港口增速前列。
当下,南通综保区已成为我市开放型经济的一方热土。4.61平方公里的园区,进出口货值由2013年的5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176亿元。未来,南通综保区将围绕加工制造、研发设计、物流分拨、检测维修、销售服务等“五大中心”,加快对外开放平台建设,打造全市对外开放主阵地。在新一轮开发建设中,助力南通开发区实现在国家级开发区排名中争先进位、在全市经济总量中增加份额,促进开放型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司占伟·
照片除署名外,均由南通开发区提供
苏通长江公路大桥奠基
活力新高地 钱咸华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