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王玮丽 通讯员信诗林 实习生朱一冰)12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一批金融借贷纠纷调解工作典型案例,我市“培育品牌 实现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案例入选。
2022年5月,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与中国人民银行南通市分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南通监管分局、南通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共同成立全省首家“四合一”大金融调解平台——南通市金融纠纷调解中心。中心采用“1+9”的运行模式,主中心驻在南通市金融发展联合会,在市中院和各县(市、区)人民法院分别设立了9个分中心,配备专职调解员及兼职调解员,通过法院立案前委派、立案后委托、诉中邀请等方式为全市金融机构和金融消费者提供“调解+裁决”的一站式金融纠纷调处服务。两级法院在立案大厅设置了分流专员,引导金融纠纷进入调解中心诉前调解渠道,并借助江苏微解纷平台等为当事人提供线上线下多途径、低成本的纠纷解决方式。中心广泛吸纳具有法律和金融专业知识人员担任调解员,打造了一支“通法律、懂金融、善调解”的高素质调解员队伍。截至今年11月底,调解中心新收包含银行、保险、票据、证券、小贷公司等多类型金融案件10211件,其中银行、保险类金融纠纷分别占80.58%、16.23%。
近几年,大量金融贷款合同面临不能按期清偿的问题增多,对到期还款确有困难但资信良好的企业、人员,市金融纠纷调解中心通过协调金融机构适当降低利率、减免逾期利息、调整还款期限等方式帮助其渡过难关、赢得重整旗鼓的机会,为金融行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提供“源头活水”。
多措并举,金融纠纷实现快速、高效、低成本化解。中心成立以来,已成功调解金融纠纷5214起,涉案总金额达63.16亿元,平均调解时间15.6天,为当事人节约诉讼费1164.16万余元。